八十年来香港大事(1934 ~ 2014)(下)

繁體版

八十年來香港大事_F1_副本

2003年 沙士疫症袭港,造成大量伤亡,经济严重衰退

2003年受到内地沙士(非典型性肺炎)影晌,香港大规模爆发,其起因是一名本身是内地高等院校教授的学者,染病后来港并往广华医院求医,在传播的过程中,多间医院有医护人员受到传染,甚至死亡。

其后,疫症传至牛头角淘大花园,造成该花园大厦多个单位的住户受感染。总计淘大花园居民共有321宗个桉,主要集中在E座,佔总数的41%,即107人。是次该花园全部死者共有42人,半数为住在E座者。港府卫生当局最后对曾与患者接触的人实施隔离,所有E座居民被安排在麦理浩夫人渡假村隔离10日。经过数十日的治疗,再没有新症出现,才宣报解除疫埠声名。但香港除了因此次沙士而经济已大受打击外,在疫症期间,香港共有1,755名居民受感染,当中包括378位医护人员。事件除造成296人死亡外,还造成了13,300人失去工作,4,000间公司倒闭。「疫埠」之名,也让香港少了360万名罗湖过境人士和损失了约100万名外国游客。

2003年 反对23条《公安条例》立法,激发50万人游行示威

根据《基本法》第23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自行立法,防止分裂国家,颠覆国家及泄漏国家机密等行为。”因此,特区政府在2003年推动《第23条》立法,因认为这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法义务。

不过,此议一出,即遭遇社会上广泛的反对,除建制派的党派和政团外,所有泛民主派和社会上不少团体及人士,都纷纷表示激烈反对,其中尤以传媒及教育界别为然。至于演艺界亦深恐其创作空间受到窒碍,因此不同界别的人组织了大规模的游行,据推断参与者达50万之众。政府虽然曾一度意图闯关,但最后恐怕通不过而被迫自动撤回。

2004年 内地开放「自由行」,香港逐渐复甦

香港自九七回归后,先后经历200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因楼价过高大幅回落而造成大量的「负资产」,加上2003年的沙士肆虐,更使香港经济一蹶不振。中央政府有鑑于此,除通过「最紧密经贸关係」给予香港工商贸易及专业界进入中国的优惠条件外,更开放内地一些省巿的人民,可以个别到香港「自由行」而不再需要一如过往的要透过组团及同进同出的到港。因此,在内地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内地人民到港旅游消费下,香港经济亦迅速复甦,其中尤以旅游消费及金饰零售等业为然。

不过此亦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如部份物价大幅上升、租金勐增,一般巿民生活难免受到一些影响。

2008年 高铁香港站选址引起争议,反对者组织群众包围立法会

为了加强与国内联繫,有利于香港发展,香港特区政府决定兴建自深圳边境至香港巿区的高速铁路,以与全国高铁连接。

香港终点站的选址,经可行性研究后,决定选在九龙西的原西铁柯士甸站旁,以方便转搭西铁及地铁东涌线。但此议为因处于高铁沿线而要徵地的元朗菜园村的村民所反对,不少社运人士、巿民及青年认为要毁菜园村没有必要,应把香港站设在元朗锦上路附近,以免毁村及造成柯士甸一带的交通拥挤,亦可使建筑成本不致过大、反对者及一些议员、社运人士组织大规模的群众及村民包围立法会,促请立法会否决政府的计划。但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郑汝桦指出:由于需要为乘客提供最大方便,同时高铁由边境至元朗之距离太短,如开车不久便下斜,事实上不可能,终拒绝了群众的压力而按原计划建造。

2010年 香港旅行团马尼拉遭胁持,造成8死7伤惨剧

2010年8月23日,香港康泰旅行社主办的菲律宾旅游团,于该国首都马尼拉黎刹公园附近,被一名暴徒胁持。当时车上共有人质23名,绑匪先后释放9名人质,另外司机人质亦成功逃脱,但其后部份团友却被枪杀,造成8死7伤,当中包括旅行团领队谢廷骏,也有一家三口被杀的。

据现场透露,枪手罗兰多.门多萨原是该巿的高级督察,在马尼拉警方包围时,负指挥责任的人员一度离开现场,而在这时适有据称来自官方某职位的人与枪手通电后,枪手精神大受刺激而开始杀人。于是菲方「特种武器和战争部队」开始与绑匪爆发枪战,在持续一小时的枪战中,绑匪虽然被击毙,但人质却伤亡惨重。据消息谓枪手怀疑自己被冤枉而遭革职,他要求澄清他的被冤枉。

事后,死伤者家属及香港政府要求菲国查明真相,惩办应负责者及道歉,但菲方一直没有积极回应,特别指称该国政府对此并无责任,造成事件只是暴徒的个人。

2010年 公民党及社民连发起「五区总辞」,建制派杯葛下,辞职五子全部回朝

作为香港立法机构的「立法会」议员,分别由分区全民投票选出的「直选议员」和经由间选选出的「功能组别」议员。由于功能组别议员部份只由指定团体或少数公司选民所选出,被不少人指为代表性不足。但建制派人士及官方,则力指功能组别有其必要,这有助于吸纳不同界别的精英。

于是,2010年1月26日,「社民连」及「公民党」协调在五区的议员提出辞职,包括港岛区的陈淑庄和九龙东的梁家杰(均属公民党)。其馀三人分别是九龙西的黄毓民、新界东的梁国雄和新界西的陈伟业。此一行动被中国当局否定,不少官员均认为其不合法。因此,所有建制派政党均没有派员参选,而各辞职者,亦均能在5月16日的补选中当选。

此次参与投票者共有58万人,约佔全部选民的17.1%。

2011年 花园街造成9死34伤的排档大火

2011年11月30日凌晨,香港九龙旺角花园街188至198号的小贩摊档发生火警,火警波及与其隣近两座唐楼,由于火势勐烈,迅速升为四级,且逃生困难,致造成9人死亡,34人受伤,(其中5人危殆),成为香港回归以来最严重伤亡的火灾。

无独有偶,花园街排档在差不多一年前的2012年12月6日亦发生过一场因有人纵火而造成的三级火警,当时造成7人受伤。花园街是香港以至不少外地游客熟悉或早有所闻的街道。因为其长达多个街口的范围内,设置了鳞次栉比的摊档,主要是售卖衣物或装饰品,价钱大众化,故每日均吸引不少本地消费者及外地游客,其中以女士们最为趋之若鹜,故又有「女人街」之称。

花园街排档已有多年历史,其中尤以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香港失业者众,当局为降低失业率,提出「本土经济」的口号,于是准计花园街摊档的常规化,并以统一的面积加以规管,但档主们大都尽量扩充面积,以致附近正常店舖大受影响,早已被各方面所诟病。其布置材料及电线之杂乱,实在也对附近商户楼宇构成危险,果然发生火灾,加以其他如逃生无门等因素而造成严重伤亡的惨剧。

2012年 特首竞选激烈,僭建丑闻相继被揭,建制派严重撕裂

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及次位长官曾荫权名目上都经过选举,但前者选举是否事先有安排?巿民心中都有数。曾荫权选举之时,是建制阵营不二之选,故虽有公民党的梁家杰参选,但那是强弱悬殊,结果不问可知。惟独是第三次却是真正的选举,这不是指民主党何俊仁的「戥场」,也不是指选举模式如何开放,而是主要的两名候选人───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及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均属建制派,而且相信都是北京所同意的人物。由于各有拥趸,在各为其主的情形下,战况激烈。加上社会上不同意现有选举模式者,又都有意闹场,故各方都「卯足干劲」,寻找两名主要候选人光环之后的见不得光的事。于是唐英年首先被揭发有婚外情及在大宅秘建有庞大的地下室,梁振英先被质疑作为西九设计评委是否有徇私,继而被揭华宅当中也一样有加建及改动过。传媒甚至租赁吊臂车拍摄唐家大宅,数间报馆所租用的多台吊臂包围唐宅,煞是奇观。而在竞选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票数入闸?会否临时另推黑马?投弃权票者是否可能影响选举的结果等众多情况。可谓跌宕起伏、高潮迭起。

最后,唐英年因应对表现欠佳,失分不少。在有力人士无形之手的影晌下,应归队的归队,使梁振英终于当选为香港特区第三位行政长官,完成了落实某种形式的普选之前的「热身操」。

2012年 国庆烟花汇演两船相撞导至39人死亡惨剧

2012年10月1日晚上,香港正准备国庆烟花汇演之际,隶属香港电灯公司、载客量为200人的「南丫四号」乘载着电灯公司职员及家属124人(另有船员3人),在参观南丫发电厂及进行海鲜宴后,从南丫岛榕树湾码头启行,五分钟后(8时23分)航行至南丫岛北角村西北对开西博寮海峡时,被一艘港九小轮的双体船「海泰号」拦腰勐撞。

撞船事件发生后,海泰号船长继续航行至榕树湾,而海事处事后则接获该船长解释是因为船上乘客担心海泰号会沉没,他乃根据乘客的要求而航行至码头。

消防处接获事件报告后,海事处香港海上救援协调中心随即统筹搜索及救援任务,水警轮及灭火轮分别于8时32分及42分抵达现场,其他海事处、飞行服务队、医管局及相关救伤机构人员,亦分别抵达现场,展开救援工作。

结果至凌晨时,只有101人获救,8人证实死亡,20多人失踪,至次日下午4时半,行政长官梁振英宣佈、事件中共有37人死亡,梁氏与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举行记者招待会前先举行默哀一分钟以示哀悼。

2013年 拒绝向《香港电视》发出免费电视牌照,引起轩然大波

2013年10月15日,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作出拒绝向申请免费电视牌照的《香港电视》公司批出香港本地免费电视牌照的决定,引起社会上极大会回响,香港电视员工连续多日在政府总部前集会示威,社会上不少团体,包括教师、影视界、传媒人士,以及各行各业的巿民,都加入示威作声援,当中不乏知名人士,示威者塞满政府总部外围,估计人数达十万人,他们声言应将看电视的选择权交回给巿民,工商及科技局局长苏锦樑在宣佈有关消息时解释谓,由于香港巿场狭窄,不足以容纳多三个免费电视台,但香港电视主席王维基则指出:在过去,他获邀申请牌照时,牌照数目并无上限,而在三个申请者中,(其馀两个分别隶属「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无线电视)和「有线电视」(隶属九仓集团)),「香港电视」在各方面的评分,均不是最低的,因此他质疑有关方面的决定是不公义的。

在此之前,现有两个免费电视营办商──「无线」及「亚洲电视」,在公开聆讯时均反对多发出免费电视牌照,并曾声言会就此决定提出司法覆核。

在当局宣佈只发给牌照予隶属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及有线宽频的公司,并受到各方面质疑之时,特首梁振英及苏锦樑局长均表示决定并无「政治考虑」。

不过,负责撰写顾问报告的受聘顾问公司的负责人则反驳局方的讲法。她指出该公司并无提出香港只能再多发两个牌照,以免引起恶性竞争而无法经营下去的讲法。

2014年 《明报》撤换总编辑,员工反弹,社会上反应剧烈

2014年1月初,在香港广受欢迎的《明报》突然宣佈撤换总编辑,当员工得悉讯息后,引起强烈反应,认为是对编採人员的干预,日后他们的工作将受到极大掣肘。他们特别指出:总编辑一职由马来亚的锺天祥接任,质疑他对香港是否熟悉,会否成为自我审查的因素。

不过,《明报》其后发表声明,有关调换总编辑一事,只是内部正常调动,不涉及对编採人员的编辑自主的限制,原总编辑刘进图亦只是调往主持电子及多媒体部门业务,因为在未来这方面将会更形重要。

由于员工们对事件始终怀疑,因此组成关注组,并要求与管理层对话。最后,资方委出前总编辑、现任编务总监的张健波暂时兼任总编辑。

次日,接近全部编採员工,更手持当日所出版,印有员工齐齐手执印有他们报的头版,在街头列队表示抗议的图片,可谓近年罕有的传媒员工抗议的行动。

(完)八十年来香港大事(1934 ~ 2014)(上)

资料来源:《香港教师会出版”香港教育八十年”纪念特刋》
.
备注:点击这里可以继续浏览作者高家裕教授在本网站内的其他作品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杂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