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情寒韵赋凝眸—浅评《别院闲情》

《别院闲情》叶赫那拉•明媚原作】

别院闲情1

潇湘别院赋闲情,短话泣离声。
何日朱颜随叶皱,依旧恋如青。
长河雁尽,骊歌音肆,霜鬓言明。
西风偏遇寒流,逆水偏兰舟扁,道阻航冰。
可是情多复思卿?
还盼得、柳绿花盈。
把臂同游千种梦,芳满心神,墨满锦绫。

别院闲情2

浅评此山无缘_F2

这首词简明晓畅,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情真意切,是一首活的,精彩绝伦的文字曲。源于作者精通音律,又擅长古典诗词,因此我们常常见到她文字里的音律的韵与旋律的精美。在她的自创词里,都深刻地蕴含着音乐的成分,因此让人们读起来像一首首歌,但却又是黑白分明的,没有音符的文字,这就是纳兰明媚诗词永远异于常人之处,这一首,当然,也是毫不例外。在语言方面,此词依然继续保持着作者原有的诗语特点:形象,生动,凝炼,深刻,用典,出其不意,别开生面,引诱性,画面性,立体性描述等等。纵观这首词,你会发现是具有非常独特的美学与古文学研究价值的。

全词可分五个部分。

一二两句为第一部分。
首句以用典入手。“潇湘”,即潇湘二妃的传说。据说尧之二女,同时许与舜,并被立为妃。一日舜南巡,崩于苍梧,葬于君山。二妃随至,泪雨倾盆,沾竹成斑,终投湘水,潇潇而薨,于是便生有潇湘二妃之典故,这亦是中国最早的殉情传说。“潇湘别院”指的是地点。此处借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居所-潇湘馆,也称潇湘别院,引申出黛玉身世及旷世情痴。二典故均言情种。诗人巧妙地以古喻今,所言之情不言而喻。所以,这一点看似“闲”笔却绝对非闲笔,其背景与结局都是惨别。那么,诗人在这里所说的所谓“闲情”,你可以理解为男女之情,但很明显不是单纯的男女之情,正是如此,诗人便以“闲”表“悲”,以“闲情”淡化“别离情”,这是一种诗人惯用的“自我调节”的心理活动。在此,你能品尝到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这是一种出人意料的表达手法,不是以悲戚表达悲戚,以幽怨埋怨天地不公,不是林黛玉的哭哭啼啼的葬花,也不是娥皇女英的绝望殉情,而是对情感困境的乐观的心态与坦然面对的“闲”处。此种表达又巧妙地接引出下面一句“短语泣离声”。为何“短语”?你体会到了吗?诗人的高明就在这里,当一个人在悲伤痛哭时,必然语不成句,句不成调,因而便出现了“短语”的情形,也就是痛苦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爱恋之情,思念之意,别离之苦,只能在哽咽中断断续续,与泣相伴,与泪相融,这又与上文“赋闲情”互为表里。表为“闲”(非真闲),里为“泣”,前“闲”浅,表像,后深,心“泣”才是实质。

“泣离声”恰恰就是这首词的主要内容——离别。一个“泣”字,显然就是不忍离别,其挽留盼归之心切,可见一斑,可却又“闲”,表达诗人对爱的展现的含蓄与矜持。心无论如何盼,表面上也要不露声色,尽管深爱,还是要表面上收敛自己的表达形式,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要符合礼数。由此看出中华文化传统在诗人灵魂深处是如此根深蒂固。时至今日,这种礼数恐怕在现实中是绝无仅有了。现今社会的“性开放”,早把这些“礼数”当封资修”来批判和嘲弄,这不知道该说是社会文明进步啦?还是传统文化的消失与人性的堕落。与诗人相比,中国人现在的观念的确“先进与文明”很多很多,该悲该喜?如人饮水吧。

“何日朱颜随叶皱,依旧恋如青”,“朱颜”指红颜,“随叶皱”,极其传神,一个“皱”字,道尽了叶的荣枯的过程,也写尽了爱情一生的起伏盛衰。这里用的是设问,其实也是肯定,因为“朱颜”一定会老,就如叶子,不可能长青。当美貌的容颜如叶子一样皱而枯时,郎君还会爱我吗?“我”在担心“爱情”的终结会随人老珠黄而以悲剧收场,“我”希望尽管红颜老去,郎君亦“恋如青”。这里又再表现了诗人典型的唯美主义思想,就如她的其他作品一样,总在完美的空中楼阁里生存。或许正是诗人的这种理想主义,造成现实生活中的她的悲哀,而这种悲哀,在诗人哪里又表示出尖锐的矛盾,即既想如普通人一样相爱,又对爱情要求接近完美。诗人的灵魂是丰富的,但现实生活中却是孤独的,我想是诗人的人生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她自己的生活。但不难发现,诗人还是有盼望,有梦,有追求的。为何设问?是因为想肯定,想“依旧恋如青”,想回复和保留过往的一切恩爱与缠绵,保留青春岁月。这一部份借浏览,写离声,话思念,抒梦想,在短短的两个句子里,把这一切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部分为三、四两句。
由第一部分可知,在强烈的思念之情下,“我”是很想追回逝去的青春,但是目前的情形却是“长河雁尽,骊歌音肆,霜鬓言明”。作者在这里用排比把困境做了足够的铺排,读来寒气逼人,凄凉哀绝,揪心萦肺。“雁”消失在长河的尽头,别院闲情3因为秋末冬来,雁移别处,是一去无踪的别离。“尽”指雁影消失至无影无踪,好一个绝妙的活描,把“望眼欲穿”的“行为”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活的视频,让人如临其境,如立其魂,如窥其貌。紧接着是另一番递进的凄美,“骊歌音肆” 。这里诗人又引用了另一则人尽皆知的帝皇的爱情典故-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让人回忆起白居易的《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还有比这种爱情更真切、深刻与恩爱缠绵吗?这是一种何等痴恋,何等心心相印的崇高的爱情啊!而这则“爱情之歌”,如今正在诗人的整个世界里“放肆”地“肆”溢,欲罢不能,欲却难拒。你能挡住声音吗?答案是“不”。这歌声,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或许诗人正处于完全没办法忘却的某种回忆,或许诗人力图逃避某些灵魂深处东西,但,最终无处可避,我想。同时,回忆中的“霜鬓言明”,渐渐地,无可抗拒的青丝变白发,“霜鬓”已经明白地告诉世界,老去了,一切都不可能与时光对抗,也拒绝不了岁月的问访,回不来的是青春,老去的是韶华。岁月用霜鬓显示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尽管留恋,尽管情深意重,尽管山盟海誓,但一切都回天乏力。这十二个字,有画,有音,有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眼能看到,耳能听到,心能感受到,如此巧妙的,连贯的,逻辑的,全面的,唯美动人的奇妙写作方式,恐怕没几个诗人能够完整做到,我相信。

紧接着,便是词的第三部分表述。
既然“长河雁尽”,可以追回否?词曰:“西风偏遇寒流,逆水偏兰舟扁,道阻航冰”。诗人在这里用了一连串的对所处境地的描述。西风本来就是秋冬季之风,天气本来就冷,加上寒流来袭,可见环境是多么的恶劣,又逢逆水,兰舟瘦小,况且航道结冰。试问还有比这个更困难的环境吗?顺便说说,诗人的“神来之笔”在此又一次辉煌地体现出来了。这里描写的生存环境,当然只是一种借喻。比喻当前所遇到的现实,是困难重重,逆水行舟,同时借此形象地描述这离别的背景以及给“我”带来的绝望的撼动。我推测,这种“困境”是指“爱”的双方在现实中或许有很多不可解决的困难,或无法逾越的障碍,这种障碍恐怕不止一个两个,因为诗人在这里用了好几个隐喻,可见困境不是轻易摆脱的,甚至是重复的,环环互扣的,就如俗语说的:“屋漏偏逢连夜雨”,笔者这种写法是何等生动形象,滴水不漏啊!其实,我在这里更欣赏的是诗人文笔的登峰造极,这并不是冷血,不是幸灾乐祸,不是对别人痛苦的无动于衷,只是因为不能替作者在感情上帮上什么忙,却在欣赏她的文笔之余,看到了她感情之外的丰硕成果,如此,又怎不令人感到欣慰无限啦?我想作者不会因此怪我吧?

突然,作者笔锋一转,便把读者带到她设下的“思维陷阱”里去,逼着读者往她诱导的方向去思考。“可是情多复思卿?”哈哈,作者真聪明,在这里用了“自侃”,“我”恐怕只是“自作多情”吧?“复”,又再,噢,悲催啊,人家都走了,走得很远,头也不回地,走到“尽头”,连影都不留下,而“我“却还在盼着对方回头,盼着复合的哪一天,还把对方深深地放在心上,这就是前两个典故所描写的“痴”,这样就引诱读者去“承认”“她”在怀疑自己是不是“自作多情”,“我”自己都认为是,难道读者会说不是吗?噢,好一个文字圈套,服了!而这一句,别看它这么简单,却是整首词的灵魂。词中所有离愁别绪,全都来源于这个“自作多情”,也是因为这情,才让所有现实的一切变成了困难,而这些困难,又成为“愁”的根源。我总不明白诗人的脑袋是用什么来造的,居然能生出如此绝妙的构思。这一句,便独立地构成了这词第四部分,也是唯一的“一句成诗”。

由此引申出词的最后部分。
既然是自作多情,就干脆再多情点,于是,便生出“还盼得、柳绿花盈”。这里诗人用了词的独有的特殊表现方别院闲情4式,“顿”,也就是,本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却特意在必要的地方,为强调某种意义或某种说法而作顿,以此达到加强语气的效果,同时也便于在唱词时用作吸气。(由此可见,诗人对古诗词的掌握与驾驭已经到了炉火纯青,驾轻就熟的地步,怪不得她的那么多自度曲如此完美无瑕,完全不亚于古人,甚至超越古人,曲曲如歌。)回归到原文,“还盼得”,一种渴望,一种期待,一种目前不存在的现实,只在心目中去“盼”。重头戏就是后面这半句“柳绿花盈”中,短短四个字,概括了诗人的整个梦的乐园,郁郁葱葱,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然后,顺理成章的提出,谁来共同享受如此美妙的时光与风光啦?当然就是爱的对象。可这个“对象”却不存在于现实中,那么,诗人只好又来一次梦想,把爱人“梦”成,(这是典型的虚幻的,玄的心态)梦中是与爱人“把臂同游”,相偕于“千种梦”中。请留意,诗人这里特意用了“千种梦”,诗人的梦不是一个两个,是数不清的梦,而能把臂同游去实现“千种梦”的人,必定是志同道合的“灵魂”伴侣,否则不可能一起去实现这上“千”的梦。因为实现这些梦本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没有同甘共苦的准备,没有求同存异的修养,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陪伴绝对不可能成行。换言之,如果只是为某种或某时的利益而走在一起,总会在一、两个梦后,这种联盟就会土崩瓦解,灰飞烟灭,梦也不成,伴也不成。我想这就是认知感情上的一种哲理,而这种哲理我认为是正确的,真实的,有启发性的。(诗人总善于把人生哲理不着痕迹地带到诗词里,这也是让我敬佩的又一个地方。)那么,这个爱情结盟最理想的境界是什么?诗人这里说了“芳满心神,墨满锦绫”。这两句的形成,与诗人的知识结构有很大关系。首先,诗人是个玄学家,她的思维总带有“形而上”色彩。“芳满心神”,浓郁着理想主义,虚幻主义和不切实际的天马行空,表达了诗人把精神满足放在首位的非物质主义倾向。在此,诗人认为灵魂上的满足便是“芳华”,便是人生全部美景,尽管现实生活中,这种理想或许会被粉碎,被嘲笑,被摧毁,但她依然坚守着心灵深处的“神圣”,当然,这种“神圣”是否有存在的土壤,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而“墨满锦绫”是别有意境的。作者是作家,又爱好书画,作家或书画当然离不开丹青笔墨。显然,这里展现了诗人在文学艺术上的追求,这就使得这首词毅然脱离了纯粹的男女之情与脂粉之气,在意趣上显得脱俗和崇高。并且,最后一句话,这十五个字,由表及里写尽了人间最美好的,理想的爱情境界与爱情联盟的脱俗的目标追求,因此使得这首词显得更为真实,更为情切,更另类,更令人向往,也在某种程度上引起理想主义者们的强烈共鸣。

传统的写法上,总是由实到虚,最后拔高升华,这已经成了惯例,而这首词却来了个涡式循环,由实到虚,由虚到实,再由实回到理想的虚,最后的结尾,又照应了我前面所说的“闲情”的两重含义,男女之情重为表,志趣之情深为里,从而虚实同一,情深动人。

从另一方面,你更深深叹服作者的文学修为与表现技巧上的卫冕之才,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当然我不敢说是后无来者,但起码目前网络上古今通晓,琴棋书画皆能,而且精通音律的人绝无仅有,而作者便是这凤毛麟角之一。

期待作者写出更多像这样震撼人心的作品。虽然诗人现今已是世界文坛一朵瑰丽的奇葩,亦相信在将来的历史文化长河里会是一枚无可替代的浪花。但是,文坛绝对不是风平浪静的,如果没有足够的修养与定力,有可能就被污染或排挤。还是毛泽东的那句话:“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吧!这是我对诗人的一种寄托,不妥之处,还望海涵。

(完)

备注:点击这里可以继续浏览作者葛绪峰在本网站内的其他作品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赏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