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初探

粵調的說唱文學源遠流長,形式包括木魚、板眼、龍舟、南音和粵謳等多種歌體。這些七字句形式的民間說唱歌體,承繼着中國文化中,由唐詩、宋詞、元劇到明清章小回說中所蘊藏的無數動人故事和精練的文辭,散發在民間的傳唱表演1中。南音源起自明末清初。「南音」一名,乃相對於北方音樂而命名。到乾隆年間以後,這些用廣東方言創作的民間說唱文學開花結果,有相當長的時間流行於珠江三角州的城鄉。現在有數百冊清代刊本「南音」、「木魚書」及「龍舟歌冊」可為証。

到了今天,粵調說唱的盛行已大不如前。木魚、板眼、龍舟和粵謳幾近煙沒,惟獨南音一息尚存。近年,澳門政府把南音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承傳及推廣。中港地區近年亦經常舉行南音專場演唱。很多學者對南音的評價都很高,認為這粵調說唱文學是中國俗文學發展史上重要的一頁。

最新消息,萬勿錯過!

李玉華將分別於油麻地戲院劇院(五月二十日)及沙田大會堂的文娱廳(五月三十一日)舉辦兩場「情迷南音經典夜」。除了獻唱經典南音如全本客途秋恨、男燒衣、霸王別姫、弔秋喜、孤飛雁和癡雲外,還有她撰寫的送郎。樂器演奏方面,除了廣東音樂有平湖秋月、楊翠喜、步步高、柳浪聞鶯和連環扣外,還有箏曲餓馬搖鈴、簫領奏流水行雲、二胡獨奏漢宮秋月、與及琵琶獨奏十面埋伏。節目之豐富,可謂一時無兩。

image1

另外,樂群樂聚每月均舉辦一場小型南音演唱會,免費招待南音樂迷,以達到積極推廣南音的目的(請參考下面資料)。

image3

(完)

备注:点击这里可以继续浏览作者李玉華在本网站内的其他作品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散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