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談柳宗元「永州八記」語言特色(上)

简体版

永州八记1(266)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所寫的山水遊記「永州八記」(包含《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及《小石城山記》)篇篇都是玲瓏剔透的藝術珍品,在清新俊爽的描繪中蘊含着富有鮮明個性的詩情畫意,令人賞玩不厭。

「永州八記」文字短潔。最短的一篇才一百七拾四個字,最長的一篇不過三百四拾一個字,八篇共計不到兩千字。在如此短的文字內,完整而具體地「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表現了作者運用文字十分精當。因此,作者非常注意詞語選用的準確恰當。動詞的使用例如《鈷鉧潭記》中寫道:「其顛委勢峻,蕩擊益暴。齧其涯,故旁廣而中深,畢至石乃止。」一個「蕩」字,一個「齧」字,不僅寫出了潭水的動態,而且寫出了作者寓於其中的精神,勇於衝擊,敢於閗爭,不畏強暴。又如《鈷鉧潭西小丘記》中寫道:「其石之突怒偃蹇,永州八记2負土而出,爭為其狀者,殆不可數。」石頭是靜止的,這裏卻用了兩個描述人的動態動詞「負」和「爭」,把景物寫活了。為了用詞簡潔,作者常常名詞動用,例如《石澗記》中的「民又橋焉」;名詞狀用,例如《袁家渴記》中的「由朝陽岩東南水行,至蕪江」;形容詞動用,例如《至小丘西小石潭記》中的「心樂之」。再看作者在《石渠記》中使用形容詞的例子:「其側皆詭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一句就用了四個不同的形容詞,突出強調了景物的其多,在變化的描寫中顯示了景物的其變。

高明的作家不僅要推敲詞語,也要錘鍊句式。認真研究「永州八記」裏語言的選擇和使用,發現作者是頗費斟酌的。文章普遍使用二字句、三字句、四字句等,很少用長句,八篇游記總共用十字以上的句子只有十五個,平均每篇不到兩句,這好比小巧的藝術品,它的組成部分也是精緻的。通篇的短句(當然不是絕對的),使文章明快活潑。作者尤其注意句式的錯綜變化,偶句與散句的結合;在整齊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求整齊,體現出整齊美、變化美和錯綜美的至高境界。

(待續)

細談柳宗元「永州八記」語言特色(下)

備註:點擊這裏可以繼續瀏覽作者何榮楷在本網站内的其他作品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散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