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武術文化產業:「e武館」

「e武館」的面世
適逢香港特區政府提倡文化及創意產業成為「六項優勢產業」之一(註一), Tiglion Consultancy Company Limited 公司(下稱 TCCL) 於 2009 年設立了一個創意項目﹐名為「武術文化聯合陣線」﹐獲眾多武術門派名師踴躍參與。接著的發展就衍生出創新的「武術文化聯合陣線 e武館」學習管理系統。隨後於 2011年4月9日 TCCL 在香港文化中心成功地舉行了「世界功夫武術段位制 e武館」發佈會。與會前來有各個不同界別的專業人士﹐包括國際及內地的武術界宗師及名師、香港政府部門代表、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香港代表、學術界的主任講師﹐資訊科技、法律及醫學界等多方面的專業人士。

「e武館」學習管理系統_1

(上圖):「武術文化聯合陣線」項目主任、「e武館」始創人迷踪派洪潤源師傅 (左) ;世界功夫武術段位制總會會長 大聖劈掛門陳秀中師傅 (中); 「武術文化聯合陣線」總監、迷踪派葉雨亭親傳入室弟子馬志堅師傅(右)

甚麼是「e武館」學習管理系統?
具體來說﹐TCCL 與在加拿大享有國際權威性的「世界功夫武術段位制總會」締結策略聯盟 ﹐攜手推動一套高增值效益在網上學習功夫武術的管理系統。 這個名為「e武館」的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LMS)納武術及相關文化為主題內容﹐以傳承及推廣中國文化為發展理念﹐提供一個讓武術文化從業員與愛好者一起體驗﹐參與及集體創作的學習﹐社交及商務平台﹐更著重品德素質的武術文化學習管理方式﹐設定一套完整的世界功夫武術段位制進程與認證標準﹐以及發揮多元化的交流及推廣功能(有關「e武館」的詳細介紹,請瀏覽:  http://www.intellects.org/shop/index.php

重設武術文化的定位
通過 TCCL 參與西九文化區管理局連續三期公眾參與活動諮詢的交流討論﹐出席了該局所舉辦的八次諮詢會議﹐前後歷時近三年之久﹐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第三階段公眾參與活動意見分析報告的行政摘要最終接受了 TCCL 的建議﹐並確認了武術文化既屬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自不然也是西九文化區不可或缺的一環。這不單切合了我國十二‧五規劃的文化興國國策﹐亦點題了武術文化邁進文化產業的新機遇。

改口傳身授師徒授藝﹐變教化凝聚國民意識
任何一種文化的推廣﹐首先講求主體的傳承與保存。舉一例子來說﹐2010年9月蘋果日報深入探討了以清末民族英雄霍元甲而聞名的中國武術迷踪拳和香港精武﹐當日傳媒作出的結語毫不留情地定論為「沒落迷踪拳」﹗原因顯而易見的是中國傳統武術一向奉行口傳身授的師徒授藝模式已不復流行。無論時間、空間、地點距離、生活節奏、人際關係﹐無一不是今人學習武藝的絆腳石。是故中國傳統武藝面臨失傳沒落絕非虛語。然而戲劇性的發展就是在九個月之後﹐星島日報在2011年6月再採訪迷踪拳之傳人時﹐標題下筆道出了「e武館再現迷踪」。若參閱「武術文化聯合陣線 e武館」學習管理系統的工序流程表﹐則可見端倪。「e武館」利用互聯網的多媒體及互動功能﹐重塑武術及相關文化傳承的定義﹐消除固有的局限性。一言以蔽之﹐中國傳統武術乘「e武館」網上學習管理系統之便﹐一改拘執於口傳身授之師徒授藝方法 ﹐變之而為教練與學員的知識技術觀摩學習 ﹐致能教學相長﹐事半功倍﹐實乃情理之常。

「e武館」聯系認證制度的國際視野
一則較少人留意的消息﹐就是馬來西亞於2011年率先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國家把武術列入該國的中小學校課程大綱。從不同方面的聯系回饋﹐透過「e武館」的平台﹐為中國文化傳承及推廣啟發更多創意﹐帶來具國際視野及與時並進的發展模式﹐體現武術文化能為香港社會及經濟做出貢獻。讓全球其他192個國家多了解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與價值的同時﹐亦能豐富身處不同地域新一代民眾的內涵與價值觀。

「e武館」學習管理系統_2「e武館」聯系認證制度的本土市場
地區上有立法會、區議員辦事處與「e武館」合辦有世界功夫武術段位制聯系認證制度的武藝班。另外從通識教學入門﹐審視中國傳統武術的內容﹐重組武術包含的元素﹐香港教育局已把「e武館」所制作之『「武」「藝」從認識到欣賞』的活動陳列在相關部門的活動資料庫。以供共約533間中學和572間小學選擇採用。故此被視為「e武館」核心價值之武術文化﹐因其合群互動﹐既能增加中、小學生、青少年認識事情的能力﹐也不失為團結香港廣大民眾﹐紓解深層次社會矛盾的法門之一。

中國香港文化信息 — 武術篇與「e武館」的發展過程一脈相承
1982年「e武館」始創人洪潤源先生開始用 dbase II 為香港政府地政署開發一個包含六百餘「新界原居民村落」的數據庫;其後於1983年使用 dbase III 為地政署再撰寫另一個包含了當時為街道命名之用的「香港、九龍、新界街道名稱」數據庫﹐從此奠定了掌握開發實時交易軟件的基本知識。及後開發「中國香港文化信息」和「e武館」的工序流程秉承著 TCCL 內部研發的網上交易程式設計﹐亦能一氣呵成﹐運作暢順(註二)。

TCCL 自1995 年建構第一部使用開放源碼 LINUX 的伺服器起始﹐迄今經常性運作的數據庫中心以及系統硬件設施﹐從組裝﹐到維修﹐到改良昇級﹐多年來都是由 TCCL 人員實施處理﹐完全不假外求。

「e武館」重塑及豐富中國傳統武術的範疇與社會功能
轉換另一個角度去看中國武術的定位,﹐史篇記載定調了「止戈為武」,「文以載道﹐武以載德」﹐是謂武德。跨越武術從屬體育的視野﹐演繹武藝亦不折不扣是觀賞娛樂﹐表演藝術。在中國﹐上海體育學院首設武術表演專業﹐是將武術和藝術融為一體﹐成為跨學科的新專業﹐打通武術與表演之間的界限﹐為青少年學生增闢一道晉身娛樂演藝事業的新途徑。在香港西九文化區第三階段諮詢後所發表的行政摘要肯定了西九文化區內的表演場館「將會容納武術文化作為一個表演﹐一個 Show 呈現給觀眾看」。「e武館」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為表﹐協助有志從事於演藝事業的青少年學生﹐打造文武雙全的基本功為裡;也為參加「e武館」的武術文化界名師透過互聯網開拓創新的武術授藝市場﹐讓他們獲取經濟回報。由此可以預見老、中、青不同群體階層都能在武術文化的領域參與其事 ﹐增加全民就業機會﹐發揮香港政府選定為「六項優勢產業其中的文化及創意產業」之預期經濟效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一:六大產業包括文化、創意工業、教育、私營醫療、檢測認證及環保工業。
註二:筆者並擔任 TCCL 的信息科技主任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於1995年 TCCL 從通訊事務管理局 OFTA 獲發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牌照﹐一直專業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SP 的業務。2010年6月起 ISP 被改稱為服務營辦商 Services-Based Operator, Class III 。經過了17 年的數碼時代演變﹐TCCL 今天的核心業務涵蓋著一系列具代表性的電子商務專業平台﹐主要經營的計有:
www.intellects.org
– www.travel.com.hk
www.e武馆.com
www.武術文化.comwww.武文化.com
– www.insurance.com.hk
– www.insurance.net.hk

(完)

備註:點擊這裏可以繼續瀏覽作者洪潤源在本網站内的其他作品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报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