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針為何能治病?(下)

(简体版)

淺談針灸的起源及腧穴的作用

针灸_F1 

針灸學是在中醫基礎的指導下,運用針灸和艾灸防治疾病的一門臨床學科。針灸療法由針和灸兩種療法所組成,這是中國歷代醫學家在與疾病的長期鬥爭中創造的一種醫療法,具有醫療器械簡單、適應性廣、療效顯著、副作用小等優點,因此歷來深受人們的歡迎,對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針灸這門古老醫學,不斷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喜愛。目前針灸學已傳播到世界各地,猶如世界醫學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正日益煥發出新的芳香。

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利用銳利的小石片(即“砭石”)刺激人體的某些部位,或砭刺朧瘍以治療疾病。(山海經)說:“有石如玉,可以為針”, 這是關於石針的最早記載。隨著人類智慧和社會生產工藝技術的發展,針灸工具得到了不斷改進。由竹針、石針、骨針、金針乃至現在的不銹鋼針。針體也隨之由粗變細。灸療的起源則是在人工取火術的發明和應用之後,人們在用火的過程中,逐漸身體的某一部位受到火烤灼後,會感到舒適或病痛得以減輕,通過反復實踐,終於選擇了易於點燃,火力溫和,並且溫通血脈作用的艾針,作為施灸的原料,针灸_3A而形成了灸術。

腧穴的最早發現是“以痛為腧”,由於人們的不斷實踐,發現了許多可以治療遠隔部位病痛的刺激點,把它記錄下來,就形成了今天的應用腧穴。在腧穴不斷增多的基礎上,前人便應用按照腧穴的主治作用,結合在針刺中出現的經絡感傳現象,解剖知識及病候等情況,把那些具有相同或類似作用的經脈及各種病症,散在腧穴進行歸類,並從理論上加以闡說,逐步形成了經絡學說。

针灸_F2

(完)

備註:點擊這裏可以繼續瀏覽作者何榮楷在本網站内的其他作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