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 — 諸子百家

儒、釋、道深入民間

「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中華文化,年湮代遠,百家爭嗚。儒家思想,源起孔孟。漢武帝獨專儒學,影響尤其深遠。

「天下英雄會,演武動乾坤」 (此語出自十堰日報)

釋迦牟尼,佛門修禪。五代十國年間,達摩東來,於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參禪,為僧侶授武。此為少林武功起源於河南嵩山少林寺之據。另有記載唐朝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世民得少林寺十三武僧襄助,於洛陽擊敗王世充一役,奠定了少林寺享有特權封賞的遠因,從此亦賦予少林武術得到長足發展的契機。今日的少林武術已名揚中外,而中嶽嵩山亦成了各地人士慕名前往的旅遊景點。

少林武當,武學齊名

話說少林,就不得不提及與少林同享盛名的武當派。武當山位於今天湖北省十堰市。武當山巔奇峯峻嶺矗立雲霧之中,山腰下卻又發展成璀燦繁華之現代化都市。武當派分成玄、真、道、清四大支流。有道家武者修行於武當峯嶺羣中,也有真傳挾藝隱藏於民間。惟其如是,武當派人物多曾傳誦於我國的民間故事,耳熟能詳的如純陽真人呂洞賓,元朝時期的全真派丘處機、張三豐等等。歷經上世紀的我國八年抗戰與文革動盪時代浴火重生,踏入廿一世紀十堰市以武當為首兩度舉辦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2010年10月的第四屆賽事更成功地邀請了從83個國家地區來的超過2,000多名武術參賽員,合力邁進國際間以武術文化交流切磋的盛事境界。下圖所示乃湖北省十堰日報於2010年10月20日所刊登的其中之一參賽員在比賽中被拍攝下其本人演示滄州迷踪拳的剪影。誠為滄海一粟,驚鴻一瞥,存之於檔,幸甚。

湖北省十堰市_1

「博記廣學,多算而勝」摘錄自戚繼光《拳經捷要篇第十四》

話得說回來,中國武術流派又豈只少林一脈。南拳北腿,內家、外家拳,不勝枚舉。放眼世界,更是五花八門。略舉之有西洋拳、柔道、空手道、跆拳道、泰拳、巴西柔術等等,還有其他因篇幅所限,未有提及的拳術技藝。不得不承認的是,中國武學先賢多懷秘技自珍,有的因時移勢易,難覓傳承而致技藝隨歲月流逝以致煙沒失傳的例子,著實比比皆是。武術門戶派別之間,多各有所長,亦有偏於一隅。今效法戚繼光《紀效新書十八卷本》《拳經捷要篇第十四》所言:「若以各家拳法兼而習之,正如常山蛇陣法,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其身而首尾相應,此謂上下週全,無有不勝。」在此聯系志同道合的愛好中國武術人士,共同創造一個中國拳術套路信息數據庫。運用互聯網上的影像、聲音、文字效果,向全世界各地的中外武術愛好者,推廣介紹「中國香港文化信息 — 武術篇」(http://www.intellects.org/static/index.php)。使全球各國人士共同分享能強身健體與富有實用技擊價值的中國武術。(完)

備註:點擊這裏可以繼續瀏覽作者洪潤源在本網站内的其他作品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散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