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一样的家庭,有不一样的爱。爱,牵挂着妯娌俩的心。
狄更新年轻的时候,头脑活泼、聪明、睿智,更能适应形势,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为人厚道,做事有板有眼,敢想、敢干、敢说、敢拼、敢搏,他在江山村算是一个鹤立鸡群与众不同的农民。他的人生标准只有八个字:不甘落后,出人头地。他说:要做就要做最好的,不能做的,绝对不去逞能。
然而,命运,并不是像他想象的那样,什么都是一帆风顺的。就在他小有成就的时候,命运跟他开了一次玩笑。50岁的那年,他,摔倒了,再也站不起来了。
临近中秋节的前夕,狄更新就在心里盘算着:打算中秋节那天,请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在一起过一个团圆节,吃顿团圆饭。这是他多年的梦想,他想在有生之年实现这个愿望。自从包产到户,他们家靠种果树富裕起来了,日子好过了,还盖起了三层欧式小洋楼,买了一部小车,银行还有了存款。他想回报社会,感谢江山村的父老乡亲们对他多年来的关心和支持。
全村有65位老年人,他准备每人发给一盒月饼和100元钱。这都是他早在心里计划好的。逢集那天,他和两个儿媳专程去了一趟卖牛的市场,打算买一头小黄牛,留中秋节杀。让全村老人能在万家团圆的节日里吃上一顿丰盛的团圆饭。狄更新在卖牛的市场上边走边看,他不会买牛,但他知道,买牛要买牛膘肥胖的、精神好的,他看了好几遍,最后决定买了这条小黄牛。就在他准备付钱牵牛的时候,不知是因为兴奋,还是因为什么,不小心被一根牛桩绊倒,摔在地上,就再也爬不起来了。陪同他一起来买牛的是两个儿媳。大儿媳和二儿媳见到老公公跌倒地上,赶忙跑过去扶他,两个人用力的才将他扶了起来,这才发现老公公流了很多鼻血,脸色腊黄,气若抽丝。俩妯娌急得就跟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看看公公真的不行了,这才马上拔打电话叫救护车,即时送公公去医院抢救。牛没买成,人却倒下了。真是祸不单行啊!
狄更新的夫人两年前得了不治之症,一直瘫痪在床上,吃喝拉撒都是他和两个儿媳服侍。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狄秋明,二儿子叫狄思恩,两个儿子相差两岁,都是同一年同一个月内结的婚的。大儿媳叫米茜,二儿媳叫贝叶。他们的学历都是高中。两个儿媳恰似姊妹,相处得特别好。人长得如花似玉,性格又温和,说话匝地有声,孝敬父母,疼爱丈夫。真是一对良家妇女。但她们的命运不好,嫁到狄家5年了,就双双失去了丈夫。公公狄更新多次支持,并劝她们改嫁,鼓劢她们寻找各自的幸福,但她们妯娌俩都婉言谢绝执意不肯,信誓旦旦地对公公说:“活是狄家的人,死是狄家的鬼。”她们各自领着自己的孩子跟着公公婆婆相依为命。
去年,下了半个月的大雨,西江大堤被洪水冲出了口子,洪水顺着决口肆无忌惮地奔腾而下,大堤下所有粮田菜地都要被吞噬。大堤附近的村民住宅都将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那天,村组长在广播里通知:“西江大堤决堤了,全村村民赶快赶到西江大堤抢险救灾。不去参加抢险的,将追究责任。”狄秋明、狄思恩兄弟俩听到通知后,马上扛着铁锹,立即走进大雨之中,从前庄跑到后庄,动员村民去西江大堤抢险。在他兄弟俩的鼓动下,全村出动了30多个壮劳力,来到大堤的决口处,齐心协力抢险。决口处的洪水急流而下,很快一片粮田变成了汪洋大海。一个个装满泥土的口袋丢下,就被洪水冲走。这时,狄秋明和弟弟抬来一块长3米,高一米的大木板,两兄弟在众人的帮助下,他们俩跳入齐腰深的洪水中,然后用力地将这块木板扎入决口处,以减弱水流的速度。但洪水还是呼哮而过。堤上的人把装满泥砂的口袋,一袋袋丢到木板的后面,兄弟俩不停地在码口袋,用脚踩实。决口很快就被堵住了,但西江里的水位不断上涨,兄弟俩几次挣扎,都没有敌过凶猛如兽的洪水,最终被洪水吞噬,打进了旋涡里去了。雨,越下越大,没有半点减弱的样子,仍然一瓢一瓢的往下倒。
决口被堵住了,却牺牲了兄弟俩的生命,他们用生命的代价保住了西江大堤下江山村这片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狄秋明和狄思恩在抢险救灾中英勇献身的事迹,江山村的村长连夜上报洪门镇,洪门镇又向滇南县委县政府汇报。
(待续)
备注:点击这里可以继续浏览作者胡海舟在本网站内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