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與南亞音樂特點的不同

(简体版)

Asia東亞指亞洲東部地區,包括中國、朝鮮、韓國、蒙古和日本五國,這些國家曾長期使用漢字並接受儒家思想為中心的中國文化影響,所以儒家文化在東亞地區的影響也存在于傳統音樂領域中。中國傳統音樂有著以‘中和之美’和‘寫意’為特點的音樂美學基礎,有著各民族各地域豐富多彩的音樂體裁和種類、樂器、樂調等,在與周邊國家的長期交流中,這些音樂特性也曾被它們吸收過,並影響著,從而形成東亞各國共同具有的音樂特徵,而各國也會根據自己國家的社會生活和文化觀點對它們進行了改造和變化。

南亞是亞洲的南部地區,南亞音樂文化基本是以印度音樂為中心,在其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印度傳統文化具有多元的複雜性、濃厚的宗教性和極大的包容性等特徵,這些都影響著南亞地區整體音樂文化風格特徵。

基於以上兩地不同的音樂背景,兩地的音樂有著不用的特點。首先,在內容方面,南亞音樂中的大多數作品都和宗教有關,具有很強的宗教性,世界各地都有和宗教有關的音樂作品,但南亞地區的音樂與宗教的聯繫特別緊密,作為南亞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印度音樂從整體來看,是人、神對話的工具,它也是在佛教、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等多種宗教思想的影響下,逐漸形成和完善起來的,如卡瓦利是伊斯蘭教的一種宗教歌唱形式,許多音樂舞蹈都是為了求雨和祈禱豐年而在宗教節日中和儀式中表演,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在東亞音樂在內容方面則豐富多彩許多,包括宮廷音樂、代表人民群眾生活和感情的民俗音樂、戲曲音樂等等,宗教音樂只是占其中的一小部分。

Music_3在音組織方面,東亞各國普遍存在的音階是五聲音階,雖也對七聲音階有過研究並應用,但這種七聲音階的旋法特徵仍是強調五聲性的,所以東亞可以稱為五聲音階音樂文化區。而南亞則有拉格,每種拉格都有自己特定的音階、音程和旋律片段,從古至今使用的拉格繁多,北印度斯坦音樂基本拉格有10種,南印度卡那迪克音樂的基本拉格有72種,兩者都是按音階中7個音的排列順序而產生的。

在節奏方面,南亞有塔拉,印度音樂中的節奏、節拍體系十分複雜,共有100多種樣式,比較常用的約有15到20種,印度音樂在演奏時,都是旋律一邊合著塔拉,一邊錯開,往往形成切分節奏。而東亞則喜用彈性節奏,如中國的信天遊、日本的追分樣式,蒙古的長調等,節奏都很自由,沒有固定的節拍和節奏迴圈。

最後,在南亞音樂中幾乎沒有大型的傳統樂隊,只有獨奏或小型合奏,這一點是與東亞音樂明顯不同的,東亞音樂中的雅樂就有管弦合奏。(完)

備註:點擊這裏可以繼續瀏覽作者楊蕭靜在本網站内的其他作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