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思邈精通陰陽、推步(推算天文歷法之學)和醫藥等。盧照鄰先生(初唐文學家)身染惡疾無法治癒,故請教他說:“高明的醫生是怎樣把病治好的呢?”孫思邈回答說:“天有四時五行(春、夏、秋、冬、木、火、土、金、水),寒來暑行交替不斷。天地陰陽之氣和洽就降為雨,激蕩似怒便成為風,凝聚則結為霜雪,張盈而成為虹蜺,這是它的常規。人們的四肢五臟。以及有醒寤有臥寐之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吐故納新往來呼吸(古代養生之術)流注營衛之氣(體表之氣),彰顯為神采氣色,散發出於外側為五音聲響(各種不同的聲音能聽五臟六腑的盛衰),這是人的常度。陽的作用表示為視而可見的具體的形貌,陰的作用表現為察而可知的性質功能,這是自然界和人類所共同的。陰陽失常則陽鬱蒸而生熱疾(俗稱火氣),陰被陽阻塞而生寒疾(俗稱寒象)。氣血蓄結而為腫瘤贅疣,氣血下陷而成為濕毒疽瘡,氣狂赿則喘喝困乏,氣虛竭則形容枯槁(有道是氣能耗津)。這都是從外表形象外貌上表現出來。
天地自然界也是如此:五星運行遲速失常,孛彗在天際飛掃流逝,是天地不安的災變之驗;寒暑不按時交替,是天地之氣的鬱蒸阻塞;巖石聳立土堆踴起,是天地之濕疽;山崩土陷,是天地之瘤贅;驟風暴雨,是天地之喘喝困乏;川流凅絕,是天地的焦乾枯槁。
高明的醫生用藥石、針灸來疏導救療,因此人體有能夠治療愈的疾病;聖人以至德仁政來和解輔助,因此天地有可以挽救的災變。”
(完)
備註:點擊這裏可以繼續瀏覽作者何榮楷在本網站内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