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海參崴啤酒引商機

简体版

烟台啤酒传奇_Template(40)

看官問了:威海榮成人王益齋到煙臺創煙臺啤酒的牌子,和海參崴有什麽關系?說來話長。

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的海參崴,是一個很復雜的地方。那個俄羅斯人稱之為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地方,原來是中國的地方:1860年清政府和沙皇俄國簽訂《中俄北京條約》,才將那塊中國領土割讓給了俄國。

海參崴位於全長30公里,平均寬度為12公里的穆拉維耶夫·阿穆爾半島最南端,到莫斯科有9288公里的鐵路連接。漁業和修船造船業及木材加工業迅速的發達,使海參崴成為了吸引眾多勞動力的“邊關新城”;而沙皇的已經倒臺和蘇維埃政府多年沒有正式接管遠東地區,使得海參崴也成了“自由港口”——早期中國共產黨人到蘇聯的“遠東兩大通道”中,海參崴便是重要的“一通”。“中共一大代表”山東的王燼美到蘇聯接受列寧的接見,走的就是海參崴這條通道。多年的“闖關東”“撞崴子”等傳統舊路的延伸,使得山東人尤其是膠東人在那座遠東大城裏成為了“外國人之主體”。曾經有人形容:在海參崴,90%的中國人是山東老鄉,而其中的90%又是膠東半島的人!眾多的膠東人在那裏砍伐木材的有,販賣漁貨的有,倒賣山貨的有,學習造船的還有;更有一些精明人,在那裏參與了為中國老鄉們服務的行業比如客棧業。

王益齋就是20歲那年“撞崴子”到了海參崴,在伯父的客棧裏學徒開始了他的經營生涯。

王益齋的名字叫王德增,“益齋”是他的號。父親王裕春把大兒子交給了弟弟領去“撞崴子”闖世面,自然是看中了大兒子的聰明和靈氣——這種聰明在兒子初小畢業後“上山種田下海打魚”的生涯中已經多有顯現。村裏老人現在還能回憶起王益齋樂隊鼓板的事:鄉間沒有娛樂,逢紅白喜事便吹拉彈唱的幾個民間藝人便是村裏很聰明的人了。王益齋恁小年紀,卻偏偏無師自通地學會了執掌鼓板。每逢有人走調了或者節拍跟不上了,年輕的王益齋便會認真地停敲鼓板,指揮重來!這情景往往讓外村的人嘖嘖稱奇!

幾年一晃就過去了,嘖嘖稱奇的如今是在海參崴的中國人了:當年那個客棧的小學徒,現在卻是海參崴的土特雜品經營大戶!而且這位人緣極好的小夥子還是海參崴的“中國商會副會長”和“文登同鄉會會長”(威海設衛前系文登縣辛汪都三里東北近海之地)。許多人看著這位天庭飽滿、地閣方圓、丹鳳細眼、鼻若懸膽、唇若丹朱的年輕漢子,怎麽也想不通:看上去如此魁梧的山東大漢,怎麽會心細如發、心靈如鳳?怎麽會在商人集中的海參崴迅速成為行業魁首?

王益齋還真是獨具慧眼:和他一起“撞崴子”也和他一起學徒的,是他的堂兄王德榮。德榮後來便經常告訴別人王益齋的“轉行”故事:“學徒結束後,德增告訴俺他想經營土特產。為什麽?煙臺可以出口到海參崴這邊賺錢的東西太多了:豆餅、豆油、草辮、粉絲、甜瓜子、繡花、花邊什麽的,老家老鼻子東西可以在這邊賺錢了!”王益齋可不是隨便說說的:第一次回家探親時,他專程到煙臺著名的旅館兼營土特產雜貨的日人開的“裕和盛洋行”實地考察過。回到海參崴經營土特產沒幾年,王益齋就成了“成功商人”。

烟台啤酒传奇(3)A海參崴周圍是眾多美麗恬靜的小海灣,十分優美。特別是傍晚時分的景色:眾多矮小的建築依山而建,很象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那天傍晚王益齋在200多米高的鷹巢山俯瞰戈爾多比娜角和季哈亞灣的景色時,滿眼是晚霞輝映的景色——但那不是景色,是他發現了很久的“啤酒”!自從他在海參崴著名的“Allegro Pub 啤酒店”發現了那種洋人們普遍喜歡飲用的新鮮飲料後,他就被它迷上了。他決心要回老家去開創啤酒業這個當時典型的“朝陽產業”!“咱回煙臺街也去開個啤酒廠吧!”王益齋和後來成為他啤酒廠帳房的堂兄王德榮商議說。

威海榮成的老家,王益齋怎麽會選擇到煙臺街上開啤酒廠?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待續)

備註:點擊這裏可以繼續瀏覽作者尹浩洋在本網站內的其他作品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散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