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飲茶的文化知識和歷史

简体版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是一般大眾都不可或缺的。飲茶更是很多南粵及港澳人的日常嗜好——從上茶樓飲早茶、食午飯、吃晚餐以至睡前的宵夜,都與茶連在一起。而茶之所以迅速進入日淺談飲茶的文化1常生活,成為上至帝王將相、文人墨客,下及市民商賈,販夫走卒每日的飲品,究其最初始的原因,原來是它具有的醫藥效用。史書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戰國時期《神農本草》認為「茶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臥、明目」,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認為「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可以說祖先們在瞭解茶和認識茶的過程中,發現茶可以增進身體健康,於是便「煮作羹飲」,使茶逐步由湯藥變為飲料,成為維繫生命的飲品,故在中國古代有「無茶則病,有茶則安」之說。

飲茶既可保健,更有助於長壽,古往今來多有記載。名醫華陀認為「苦茶久食益思意。」明代顧之慶所著的《茶譜》中把茶的保健功效歸納為「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尿,明目益思,除煩去淺談飲茶的文化2膩。」而唐代詩人盧仝的《七碗茶詩》,更是將茶的保健效用演繹得淋漓盡致:【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盧仝也因此茶詩,獲得了「茶中亞聖」的稱號。

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人們發現茶葉的保健作用,是因為茶葉中含有多種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營養及藥用物質,例如茶多酚、咖啡堿、蛋白質、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丹靈酸等。

就舉個例說一說雲南普洱茶吧!普洱茶是中國茶葉大家庭中重要一員,是採用大葉種茶制成,其所淺談飲茶的文化3含的各種營養和藥用物質較高。清人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就曾說:「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綠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在中國茶史上,關於普洱茶藥效作用的描述不勝枚舉。有統計指出,廣東人平均壽命為七十七歲,位於全中國第三。人們認為這與廣東人普遍喝普洱茶有關。至於人均壽命位於世界第二的香港,多年來就養成飲普洱茶的習慣,每年人均茶葉消費接近兩公斤,是中國人均茶葉消費量的接近六倍。

(完)

備註:點擊這裏可以繼續瀏覽作者何榮楷在本網站内的其他作品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散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