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來世界大事(1934 ~ 2014)(中)

简体版

八十年來世界大事1_副本_F2_副本_副本

1972年 「黑色九月」恐怖組織在慕尼黑夏季奧運會劫持以色列運動員,導致11名奧運選手死亡

1972年9月,第二十屆夏季奧運會在德國慕尼黑舉行,但這個九月及這屆奧運會,肯定可以稱為「黑色九月」。因為中東地區,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原居於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長期對抗之下,滋生了不少以反以色列為目標的恐佈組織。其中一個名為「黑色九月」的組織,乘著奧運會於1972年9月在德國慕尼黑舉行時發難,脅持以色列奧運選手,要求釋放在以被困的234名巴勒斯坦恐怖份子。遭到以當局拒絕後,終於發生這次導致11人死亡的慘劇。

當年9月5日清晨4時10分,恐怖份子闖入奧運村的以色列運動員駐地,當場撃斃了角力教練莫什‧溫伯格及運動員約瑟夫‧羅曼,同時脅持了另外9名運動員。

其後,恐怖份子要求以色列政府釋放被以色列囚禁的234名恐怖份子作為交換,但遭以色列政府拒絕。

當日中午12點,恐怖分子同意由兩架直升機將突擊者及人質轉移至空軍基地,然後轉機離境的安排。

但由於德國派出的狙擊手與恐怖份子駁火,並以槍擊及手榴彈擲入機內殺死機內人質。使直升機內的5名人質也被劫持他們的恐怖份子射殺,事件中有一名參與營救的警察殉職。

最後,証明八名恐怖份子中有5人,包括首領被消滅,其餘3名被逮捕,被脅持的9名運動員則全被殺害。

1973年 中東第四次以阿之戰,石油危機及經濟衰退

1973年,中東發生第四次戰爭。在此之前,由於戰後美英通過聯合國而容許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復國,此卻受到千百年來住在該地的阿拉伯人所堅決反對。當1947年以色列宣佈獨立時,其毗隣的阿拉伯國家便已對其起兵,曾先後兩次,但均無任何成果。

1967年約旦、伊拉克、叙利亞和埃及,在蘇聯的幕後支持下,聯手向以進攻,但不單沒有摧毀以色列,反被以佔領了原屬叙利亞的戈蘭高地、原屬約旦的河西地區以及埃及的西奈半島。其後雙方呈僵持狀態。到1973年,四國再度向以突襲,結果仍是膠著狀態。但卻因此而引發能原危機,原因是當時世界石油出口中,百分之七十是由隣近波斯灣地區輸出的。當時沙特阿拉伯意欲迫西方國家向以色列施壓,因而對西方國家實施石油禁運。這使西方國家大為恐慌,紛紛在石油現貨市場以高價購買現貨油。另一方面,埃及恐以色列佔領蘇彝士運河。因而將正在運河中航行的船隻鑿沉,封閉紅海通往地中海的蘇彝士運河,致使油價大漲數倍,亦因而讓工業國家不勝負擔,經濟衰退蔓延至全世界。最後還是要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在中東進行「穿梭外交」,經六次斡旋,石油禁運才得以解除。

1978年 原籍波蘭樞機主教若望‧保祿二世,成四百多年來首位非意大利人當選的教宗

1978年10月16日,梵蒂岡教廷內一眾樞機主教投票選出了原籍波蘭的若望‧保祿二世(中國內地譯為約翰‧保羅二世)為教宗,他一方面是歷史上首位斯拉夫人獲選為教宗,也是距當時四百五十年的1522年哈德良二世教宗以來的首位非意大利人。

這位在擔任聖職之前曾先後從事過運動員、戲劇演員和礦工等許多完全不同工種的工作,任教宗後,他前後共進行過102次國際訪問,不僅出國訪問最多,也是歷史上第二最長任期的教宗。

1979年 蘇聯入侵阿富汗失敗,被迫自阿撤兵

蘇聯領袖布里茲尼夫以其在阿富汗的附庸政府,屢遭各宗派及地方勢力所反對,無法站穩,因此在上世紀七十年初決定對阿出兵,以扶持其支持的傀儡政權。

由於阿富汗苦寒,地形崎嶇,大火力的正規軍無所發揮,因而即使蘇聯派軍十萬也無濟於事。此戰前後延綿十年,使過了全盛時期的蘇聯,更急速地走下坡。最後,她鑑於因阿戰而被世界孤立,所以終於在1979年宣佈自阿富汗撤兵。而在阿戰中打敗蘇聯的,主要是由美國和巴基斯坦所支持、並在巴基斯坦反蘇基地內訓練出來的「塔利班」,其本意是「神的學生」的意思。蘇軍撤走後,塔利班佔領了阿富汗六分五土地的控制權。

1979年 中美建交,兩國關係進入新紀元

1972年尼克遜雖然訪華,並與周恩來在上海發表「中美聯合公佈」,但此後兩國關係並無突破,直至越戰結束,卡特任總統時,推動對北京建交始轉為積極。事實上在這十多年間,美國駐波蘭大使與中國駐該國大使,在波首都華沙舉行了二百多次建交談判,但均毫無進展。原因是中國要求美國只承認一個中國(北京),她必須與台斷交及廢約(《中美協訪條約》),及由台灣撤軍。但美國一直沒有答允,至1978年,由於中國在世界上地位日形重要,很多國際事務都必須得到中國合作,特別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內,故最後不得不答允中國的要求,在1978年12月31日中美正式建交。為了表示其對台灣的支持與關注其安全,由美國國會通過了《台灣關係法》,規定美國仍然有協助其保持軍事平衡的責任,中國方面對此亦予理解。此事稱為中美「外交關係正常化」而不稱為「建交」。

1979年 伊朗巴列維國王被推翻,中東局勢因伊朗建立極端伊斯蘭政權而變得極為複雜

在中東地區擁有龐大勢力的伊朗巴列維國王(伊朗軍事力量為中東地區最龐大者,以及因日產600萬桶石油而具有雄厚實力)因銳意進行改革,因觸動了教會及貴族的既得利益而遭受到強烈反對,而學生及一些馬克思主義者,又以其改革不夠徹底及進度緩慢而予以反對。在兩面不討好之下,全國亂成一片,其友邦美國勸諭他出國暫避,結果引起全國更大混亂而致局勢無法控制。

過去因從事激烈宗教活動而被巴列維國王放逐到法國的伊斯蘭什叶派領袖高米尼(國內譯霍梅尼)乘機回國,領導伊斯蘭革命,推翻巴列維王朝。

於是,原被巴列維放逐至法國的伊斯蘭什叶派領袖高米尼遂回朝掌權。他將國家置於宗教控制之下,前朝官員被誅殺,美國大使館職員被擄成為人質,直至朗奴列根總統上台時才將人質釋放。

自此,伊朗外則激烈反西方,內則厲行狂熱原教旨宗教統治,以至經濟大幅衰落,生產石油技術及設施無法更新,石油大幅減產,國力亦大為衰退,其西隣的伊拉克乘機對伊朗用兵,引發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結果兩敗俱傷。

伊朗因強烈反美,並意圖加強軍力及制造核子武器,被聯合國經濟制裁,亦被美國喬治‧布殊總統指稱其為「魔鬼政權」。

1980年 美總統列根及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採強硬路線,蘇聯國勢轉弱尋找新路向

由演員出身,繼為加州州長而問鼎白宮的朗奴列根,在當選總統之後,與以強硬及有「鐵娘子」之稱的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在國際事務上採取合作及強勢政策,美國更協助英國在「福克蘭群島之役」中打敗阿根廷。這時蘇聯因在阿富汗用兵十年、國力大受影響,加上體制僵化,國防,經濟均大不如前。所以在強人布里茲尼夫統治十八年後,經過安德羅波夫短暫過渡之後,到戈巴卓夫任總書記之時,已到達不得不進行改革的臨界點。他將黨和政分開,蘇聯及其屬下各「加盟共和國」設立總統,而且進行選舉。如此一來,控制蘇聯六七十年的共產黨權威開始下降,而各「加盟共和國」亦開始離心。

1986年 蘇聯切爾諾貝爾核電廠反應爐發生爆炸,造成廣大地區核污染

1986年4月26日,蘇聯加盟共和國烏克蘭普里比亞特隣近的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堆,於凌晨時分發生爆炸,引發大火,並散發大量輻射物質至天空,造成蘇聯以西的東歐各國,北歐、英國、愛爾蘭和北美東部的廣泛地區受到空氣污染。而切爾諾貝爾核電站所在地區的馬克蘭及其隣近的俄羅斯、白俄羅斯更受到嚴重污染,其輻射劑量相當於上次大戰時投在廣島的原子彈的400倍,而其60%的輻射塵污染均落在白俄羅斯境內。事後,據衛生局統計,共有56人在事件中死亡(包括47名救災人員,9名患甲狀腺癌死亡的兒童,而在暴露在高輻射的60萬人中,將有四千人會在日後受事件影響而死亡。

由於造成嚴重及長期的生態災難,有超過33萬6千名居民被迫撤離家園。而當局為了防範輻射繼續外洩,在洩漏輻射及已停止運作的反應爐外,建造了厚達一米以上的鋼筋混凝土保護罩將其永遠覆蓋著。

1989年 東歐共黨集團變天

自第二次大戰後,蘇聯乘末期時德國須全力應對盟軍在西歐軍事及法國諾曼第半島登陸,東歐空虛,於是進軍東歐,並將東歐及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及阿爾巴尼亞等,一併置於控制之下。德國戰敗後也被分為東、西德,東德由蘇聯所控制。

至1989年,隨著中國發生「天安門事件」,東歐各國紛紛推翻其共黨政府,改為實施西方式議會制度或民選總統。建成四十年的柏林圍牆也被推倒,至堅決拒絕下台的羅馬尼亞總統壽西斯古,更被群眾推翻後被處以極刑。

1991年 伊拉克進侵科威特,觸發波斯灣戰爭

1991年,伊拉克總統薩達姆聲稱隣近該國及盛產石油的波斯灣小國科威特是其領土,悍然出兵科國。作為阿拉伯國家領袖之一的沙特阿拉伯糾合其他阿拉伯國家予以反對,並邀美國相助。美國深恐作為供應全球石油出口達70%的波斯灣產油區被伊拉克所控制,乃取道沙特阿拉伯邊境,進兵科威特及驅走佔科伊軍。伊軍臨走時將科國油田焚毀,既使科國大受損失、石油需經一頗長時期才能恢復生產,亦造成了生態上的大災難。

不過,美國並無進一步進兵伊拉克,原因是她不想搞到伊拉克徹底被撃潰,以免其隣國伊朗坐大。事實上伊拉克的坐大亦是由美國支持以牽制伊斯蘭革命後的伊朗的。

1991年 蘇聯「八月政變」、已有72年歷史的蘇聯宣佈解體

東歐共黨國家變天後,於二次大戰期間被蘇聯侵佔而成為蘇聯十五個「加盟共和國」的波羅的海三小國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要求獨立。蘇總統戈巴卓夫原則上表示同意,只是有待釐清獨立時如何分割資產問題。但由蘇聯最大加盟共和國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卻邀請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國總統舉行會議,宣佈互相承認自主並承認該波海三國的獨立地位。

1992年8月,當戈巴卓夫在黑海渡假之際,痛心蘇聯地位衰落、共黨權威不再的幾位戈氏副手及議會領袖發起政變,佔據議會大樓,並軟禁正在黑海渡假的戈氏。但事為葉利欽所反對,他勸喻參與政變的軍士勿進攻國會,各政變領袖知事敗而紛紛自殺、入院及投降。戈氏返回莫斯科,但大權旁落,大局已為葉利欽所控制。至同年底,戈巴卓夫終於宣佈蘇聯解體。

1992年 歐洲主要國家簽訂《馬城條約》,「歐洲聯盟」成為全球第二大政經實體

1992年2月7日,歐洲十多個主要國家簽訂《馬斯特里克條約》,次年11月1日生效,各參予國開始推進區域政經整合,成為美國以外的一個嶄新的勢力集團。

歐洲統一是歐洲各國人民由來已久的夢想。但事實上卻是數百年來各國的戰爭不斷。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51年,歐洲先產生了三國「煤綱聯盟」至1958年德、法、意、荷、比、盧等國將「煤鋼聯盟」發展成「六國共同市場」。這時,挪、丹、瑞(瑞典)、愛爾蘭、希臘、葡萄牙等和英國又有所謂「歐洲七國自由貿易協會」。

1968年兩組織合併為「歐洲共同體」,最初主要是在經貿上互相合作,並以統一步伐應對集團以外的其他國家。由

1973年至2013年,經過八次的擴大,成員國由最初的6個擴展至28個。其中包括若干脫離自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國家。

在擴展的過程中,最重要是1992年的《馬城條約》正式將原為經濟合作的組織,改變為經貿、政治、法律與社會政策統一制度的「歐洲聯盟」。

(待續)八十年來世界大事(1934 ~ 2014)(下)

資料來源:《香港教師會出版”香港教育八十年”紀念特刋》
.
備註:點擊這裏可以繼續瀏覽作者高家裕教授在本網站内的其他作品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杂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