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香港教育是怎样走过来的(四)

繁體

百年香港教育是怎样走过来的──谨以至诚之心向香港教育工作者致敬

百年香港教育_F1_副本

(七) 增办大学与“四改三”的争议

七、八十年代学生运动

七至八十年代,香港教育界发生几件重要的运动,其一是七十年代的争取男女教师同工同酬的运动、资助学校教师工作的保障、以及公积金向大学看齐等运动,这些基本上是中小学领域的教育同工的运动。

但在八十年代,争取「中文合法化」与及政府推动「大学四改三」的措施,则影响颇为深远,当时由于政府拟将大学学制划一为三年(宣称是减省大学修学年期,以提供更多学位),于是对中文大学施加压力,但遭遇到中大的大力反对。

「科技大学」与「城市大学」的创立

八十年代,政府真正扩展大学教育,一方面在九龙东陲的清水湾与西贡之间附近,移山推海建设科技大学,主要是各种理工科、资讯科技、商业及管理技术等为主,由吴家玮为首任校长,採三年制(当时不少人批评科技大学建费过大,但校董会主席锺士元表示:科大是用製「宾士」的价钱,製造出「劳斯莱斯」。

另一方面,新成立的「城市大学」,初期在旺角中心二期上课,待其九龙塘九龙仔(原大同中学正校址)新校舍落成时,才搬至新校,与「科技大学」一样,都是採用三年制。

以「二、二、一制」诱各校,指向办三年制大学的愿景

还不止此,当局向「理工学院」、「浸会学院」、「岭南学院」及「树仁学院」提出一种名为「二、二、一制」,即如果她们将原定四年制的一年级与(Form 7)合而为首个「二」,成为约相等于「5(中学)2(预科)3(大学)制」的预科;第二个「二」则「原四年制」的二、三年级,修读完可颁予「文凭」。最后一个「一」,即四年制的四年级,修毕可颁予「高级文凭」。政府付出诱饵,如果该等院校同意接受实施「二、二、一制」,则「大学及理工资助委员会」可拨款支持该等院校经费,以增加建设资源。学生们亦可申请就读至第二个「二」,即「文凭」课程,这样,他们的资历就相若于介乎中六与理工之间。

当时浸会学院、岭南学院和理工学院(由于理工学院由红磡工专转化而来,故其课程主要是实用的製造或管理方面的为主,而其形式亦非常多样化)都授受了政府的提议,但「树仁学院」则坚决予以反对,宁愿失去政府资助的机会。该校指出:全世界大学绝大多数都是四年制,因为大学本科需要四年的时间才能让学生们有充份的时间培养及获得足够的通识及扎实的基础。

至于接受政府提议的浸会及岭南两校则不难理解,他们在没有政府的资助下加强软硬件,即校舍建设、内部设施、行政人员、研究费用等能力均大大不足。在此情形下,大部份教师亦只能聘用兼职的,这对学校的发展是大为不利的。何况答允了政府的要求后,学生也可以获得助学贷款,这有利于学校招生及藉此让学校获得较多的资源。

树仁学院宁不要资助,也要坚持四年制

至于树仁的胡鸿烈校监和锺期荣校长坚持维持四年制,是坚持其理想及办学理念,但其资源便免不了受影响。虽然该校有颇多给予大力支持的社会人士的捐助,但显然其发展速度是逐渐被浸会与岭南扒头了。而且树仁所收的学生,有六年制中学毕业(中学至大专为「六、四制」)的,也有七年制毕业的学生(即读完五年中学后,再读「两年预科」,即「五、二、三制」),那些读完七年中学及预科的学生,要再读四年大专,是否会因要多读一年而觉得「唔抵」(「不值」)?则不能排除其有这种情形存在。

对于树仁的立场及学生的看法,香港中文大学是同样存在很大压力的。由于中文大学自成立以来,便一直採行中国及美国的四年学制,认为这才足够培养一个大学生。因此她对政府的压力,都一直予以抗拒。但这却让一些有意报读中大的中七生不满。因为他们同样是在「五、二、四」之下、中学及大学的总修业期间达十一年,而且,由于那时绝大多数中学都已是由政府资助的「资助中学」,而政府公帑营运的学校,绝大多数是五年加二年的,亦即是说:就读六年制中学后参加「高等程度会考」的学生已经「买少见少」,而就读五年制,在会考之后,凭一定成绩报读两年制预科,再参加「高级程度会考」的却愈来愈多,故中文大学欲维持「六四制」,已愈来愈感到压力及吃力。

(八) 「二、二、一」与「暂收生」成大学学制奇招

中大推「暂收生制」,吸引中五会考成绩优异者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文大学推出「暂收生」的计划,其办法是在中五会考之后,考生可以凭成绩申请中大的「暂收生」,获收录后继续读中六,只要成绩及格,便可以升读中大。

为了解释这个对学生有利、可以在「暂收生」的方式下,获预收的学生,只需在五年会考之后再加读一年中六即可,中大的教务长的特别邀约了部份教育团体负责人及有代表性的中学校长到中大开会,以解释相关办法及其好处。

很明显,中大除了回应学生所提读完七年中学及预科后,还要再读四年大学的质疑与不满,而提出的变通办法,即获暂收的学生,可以毋需再读中七。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她可以优先在每届的中学会考之后,先行撷取了成绩最好的学生,因为他们只要获中大「暂收」,则会专心多读一年中六课程,便当然入读中大。他们不会放弃这个机会而再多读一年中七、还要在之后再申请入读大学,这还不一定有把握哩!

这固然是中文大学的「如意算盘」,但对香港教育熟悉的香港教师会会长高家裕校长就即席向中大教务长廖柏伟教授指出:现时香港中学存在着六年制中学学生参加的「高等程度会考」及「五、二学制」预科毕业学生参加的「高级程度会考」。高级程度会考生接驳三年制大学,「高等程度会考」考生接驳四年制的大学,这是六年制中学能够生存的原因及空间。若中大收取了部份暂收生,则六年制中学学生凭「高等程度会考」成绩申请入读中大的机会将会相对地减少,这样,学生会考虑是否会继续读六年制的中六?如此一来,六年制的中学会萎缩。假若大部份学生转读「五、二制」的中六、七时,则中大是否仍然可以在缺乏「六年制」的中学的基础下,继续抗拒「四改三」、仍然维持大学四年的理念呢?

但当时中大当局不了解暂收生会导至中六萎缩,大学四年制更难维持的道理。

各校争相效尤,抵消了中大的如意算盘

事实证明,中大实行「暂收生」制度后,其他院校,特别是香港大学也争相採取「暂收生」以吸引在中学会考中有优异成绩的学生。如此一来,原先已有减少趋势的六年制中六学生,便更加速其萎缩趋势。最后,中文大学不得不改辕易辙,实施「相轨收生」的办法。即除继续收录读完六年中学学制者入读四年大学课程外,也让一些已修读中七课程者,豁免部份大一课程,只需再读三年便可,这是向现实低头的变通办法。

对于大学修读年限,在政府有计划的推动下,浸会、岭南及理工由「二、二、一制」改为「二、三制」,其最后一年的「高级文凭」与两年的「文凭课程」合而为三年,与港大、科大及城大看齐。

浸会学院在接受「二、二、一制」之初,受到一些人质疑,认为其放弃四年制所换取回来的学历认可(文凭)只介乎中六与理工之间,但显然的,她获得了教资会的资助,无论校舍、教学设施,加强行政及教师阵容等都获得良佳效果。最后,更获准颁发大学本科学位,甚至「升格」为大学,可说是迂迴策畧的成功。

岭南规模本来最小,但就在政府策畧性推动「四改三」的运动下,上了顺风车而获政府在屯门虎地拨地兴建大规模校园,并同样获升格为大学,受到公帑资助。

树仁受讚扬,但学生有不同意见

至于树仁学院,宁愿不受资助,也不肯放弃四年制,这受到不少有识之士所讚扬及敬重。但在学生而言,特别是那些就读「五、二学制」的中七毕业者却是另有一番的想法。

不过,树仁的坚持,最后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事实上,大学四年是全世界的通例,只有部份(如医科等)修读较长。将大学缩为三年,那只是英国的英格兰地区如此,其远因是战争期间,经费短绌,因而改为三年,以节省经费。香港以此来彷效英国,实在是「好学唔学」。其实,各大学的校长,教授,岂有不了解当中道理?只是当时政治形势如此,因香港高等教育,只有由政府资助才能生存,私立大学既不获政府开绿灯,社会上或有财力的财团,向教育事业捐助的气氛也不算强烈,所以他唯一的做法就是不向拥有权力者提出异议。(事实上,主导香港教育政策及制度的教育当局的中、上层,绝大多数是三年制的香港大学出身者。)

(待续)

资料来源:《香港教师会出版”香港教育八十年”纪念特刋》

.

百年香港教育是怎样走过来的(五)

备注:点击这里可以继续浏览作者高家裕教授在本网站内的其他作品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杂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