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浅议(上)

曾经有朋友问我对收徒弟有什么要求吗?我说人品第一,其次是要有灵性,再后是还需要勤奋。 有美术基础的学起来会快些,对色彩的搭配、过渡能把握得更到位,刺绣其实就是以针代笔,以线代墨在作画(刺绣——以针引彩线在纺织物上上下穿刺留下的线迹图案称为刺绣)。然而每个人自身的文学、艺术修养,又决定了她创作出作品的品质高下。

刺绣浅仪2想想我带了这么多学生,有白领、有大学生、手工爱好者、有下岗工人、社区待业妇女、残疾人(聋哑人居多,上肢体残疾和脑瘫者除外)能留下来的不多,真是百里挑一。

能记起让我心酸的是那些政府出钱,有机会免费来学的学员,其中一部分人,并不用心学,而是来玩玩。我想可能是来得太容易了才不珍惜吧;也许是年龄大了眼睛不好使的;或精力不专,心静不下来的;还有些是吃不了苦的,不是这块料等等。还有重点培养后,翅膀硬了单飞,自己出去单干的。这些五味杂陈,但最起码还在从事这项工作,对那些改行的,我只有叹息,真是白教了!

我带学生,是为了传承刺绣这门技艺;是为了普及刺绣,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刺绣是承载着人类历史的文明进步。我不希望,再有人明明看到我们在刺绣时,还问我们是不是在织布?或问你们是在做十字绣吗?你们再干嘛?这是什么工具?是在表演吗?你们做这个干嘛用?传统文化的缺失太可怕了!

刺绣起源很早。黼黻絺绣之文,见于尚书。虞舜之时,已有刺绣。东周已设官专司其职,至汉已有宫廷刺绣。三国吴孙权使赵夫人绣山川地势军阵图,自汉以来,刺绣逐渐成为闺中绝艺,刺绣名家在美术史上也占了一席之地。

目前传世最早的刺绣,为战国时期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的两件绣品.观其针法,完全用辫子股针法(即锁绣)绣成于帛和罗上,针脚整齐,配色刺绣浅仪1清雅,线条流畅,将图案龙游凤舞,猛虎瑞兽,表现得自然生动,活泼有力,充分显示出楚国刺绣艺术之成就。汉代绣品,在敦煌千佛洞、河北五鹿充墓、内蒙古北部地方、新疆的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古墓中皆有出土,尤其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大批种类繁多而完整的绣品,更有助于了解汉代刺绣风格。从这些绣品看,汉绣图案主题,多为波状之云纹,翱翔之凤鸟、奔驰之神兽,以及汉镜纹饰中常见之带状花纹、几何图案等。刺绣所采用的底本质材,则为当时流行的织品,如织成“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长乐光明”等吉祥文字之丝绸锦绢。其技法以锁绣为主,将图案填满,构图紧密,针法整齐,线条极为流畅。

东晋到北朝的丝织物,出土于甘肃敦煌以及新疆和田、巴楚、吐鲁番等地,所见残片绣品无论图案或留白,整幅都用细密的锁绣全部绣出,成为满地施绣的特色。

刺绣浅仪3传世及出土的唐代刺绣,与唐代宗教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有不少唐绣佛像,如大英博物馆藏有东方敦煌千佛洞发现之绣帐灵鹫山释迦说经图,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所藏释迦说法图等,都与当对佛敦隆盛的信仰,有直接关联。此时刺绣技法仍沿袭汉代锁绣,但针法已开始转变运用平绣为主,并采用多种不同针法,多种色线。所用绣底质料亦不限于锦帛和平绢。刺绣所用图案,与绘画有密切关系,唐代绘画除了佛像人物,山水花鸟也渐兴盛。因此佛像人物,山水楼阁,花卉禽鸟,也成为刺绣图样,构图活泼,设色明亮。使用微细平绣之绣法,以各种色线和针法之运用,替代颜料描写之绘画形成一门特殊的艺术,也是唐绣独特的风格。至于运用金银线盘绕图案的轮廓,加强实物之立体感,更可视为唐代刺绣的一项创新。

(待续)

备注:点击这里可以继续浏览作者陶卫华在本网站内的其他作品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散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