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有一朋友对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艺术传奇、无价名画文物《清明上河图》十分感兴趣,因此日前邀请我陪伴前往香港亚洲国际展览馆参观「《清明上河图》3.0数码艺术香港展」(2019.7.26~8.25)。其实之前我去过一次了(见 https://www.momentoflife.net/?p=25162 )。
那天,我的朋友在展览馆场内买了一本由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出版之《清明上河图 (原大精印珍藏本)》。该《清明上河图 (原大精印珍藏本)》里的第一个跋就是由张著写的(见图)。我发觉这个跋的最后14个字是写着:“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燕山张著跋”,不过这个“后”字跟开头时写的第20个字的“後”字有别(虽然意思是一样,都是代表一个事情或一个时间之后)。如果在一篇短短85个字的文章里分别用“後”和“后”,这是否合理?是否无意或有意? 或者是否应该呢?
反观香港收藏家的元代赵孟頫版《清明上河图》里的张著写的跋,两个“後”字都是一样的写法(见下图,更详细的介绍请看: https://www.momentoflife.net/?p=25078 )。试问是否这样才应该算是对和合理的?
笔者才疏学浅,谨向各方高明领教,冀望藉此契机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清明上河图》的历史文化价值,亦未可料乎?非常感谢。
(完)
.
.
备注:点击这里可以继续浏览作者洪润华在本网站内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