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西遊記 跟我學》詩歌集

简体版

彭月琴老師大力推介《西遊記 跟我學》詩歌集

《西遊記》又稱《西遊釋厄傳》,是一部婦孺皆知的中國文學名著,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以古代白話寫作的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注一),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

《西遊記》具有獨特和廣泛的哲學,更富有以人民的幸福為信念和人民的發展為中心的人民性、文化和藝術的價值。

有哲學學者認為《西遊記》中之人物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這師徒五人其實是代表著一個人——孫悟空是代表人的心,唐僧是人的身,豬八戒是人的情欲,沙僧是人的本性,而白龍馬則是人的意志力(注二)。作者通過西天取經的神話故事,比喻在人生路上,一個人必須要不斷地去克服內心及自身的種種習氣,消滅魔障、戰勝心魔、最終才能到達彼岸的“靈山”,從而成就人生。

此外,《西遊記》除了能帶給讀者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之外,它更能產生啟發作用,同時可讓讀者培養出一種明辨是非的觀念和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 不愧享有中國《四大名著》及《四大奇書》之一的稱號(注三)。

《西遊記》雖然表面上是神魔,但是實際上卻深刻地揭露了當代社會的黑暗。小說曲折地反映了社會現實,表達了人們的美好願望。這也是為什麽有人認為它是一部暗諷權力場的諷刺小說。如上所述,雖然它看似是打妖怪的故事,其實是告訴人們如何戰勝心魔的成功學。另外,童話是神話的孿生體裁,《西遊記》是一部深受歷代兒童喜歡的童話作品,為現代中國童話奠基與提供了範本。另外,在培育及促進中國文學理想精神與浪漫文風方面,它也顯示了獨特的價值。

《西遊記》在中國及世界各地廣為流傳,同時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中國,乃至亞洲部分地區西遊記家喻戶曉,其中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等故事尤其為人熟悉。自鴉片戰爭(1842年)以後,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西遊記》漸漸傳入歐美,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斯(斯瓦西裏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語言,是在國外傳播得最廣的中國古代小說之一。

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乃明代吳承恩。自問世幾百年以來,被編入教科書、或改編成各種地方戲曲、電影、電視劇、連環畫、動畫片、漫畫等,版本繁多,唯獨是沒有詩歌創作。

香港《盤年公益文化事務部》有見及此,於年前邀请《生命时刻@世界文化园地》网站作者李艷華老師及曹磊老师,共同根據《西遊記》原著及參考86年《西遊記》長篇電視劇創作一套《西遊記 跟我學》詩歌集,並以中文繁體字、簡體字、漢語拼音、精美插圖、普通話朗讀和朗誦、故事演說、實體書、應用移動、網絡記載、多國外文翻譯、原創歌曲、宣傳品、舞台劇、各項表演和比賽活動等形式和方法推廣《西遊記》所涵蓋的中華文化和藝術內容。

目前《西遊記 跟我學》詩歌集已完成及推出實體中英文版對照書、拾幾種中外語對照電子書及一套移動式《西遊記系列》兒歌的應用版本。實體中英文版對照書內容含繁體、簡體、漢語拼音及英語翻譯。移動式《西遊記系列》兒歌的應用版本分為五卷、一共二十五集,分別為:《開卷篇》(可免費下載)、《上卷》、《中卷》、《下卷》和《終結篇》(需付費下載)。移動應用版本更提供了由李曉雲老師和劉卓婭小姐錄制的標準普通話朗讀語音功能。

立即免費下載或選購《西遊記 跟我學》詩歌集移動應用程式(朗讀版),請按這裏

《西遊記 跟我學》詩歌集除以英文翻译以外,其它外文翻譯版本還會包括:俄羅斯文、西班牙文、越南文、韓國文、德國文、法國文、印地文、烏爾都文、葡萄牙文、印尼文、泰國文、土耳其文、意大利文、日本文、阿拉伯文、馬來文、菲律賓文、哈薩克文等18種外語。相等於全球約80億的六成人口(即48億)都可以有機會輕鬆學習到《西遊記》這部中華文化的經典著作、普通話和中文。

總的來說,學習和以流利標準普通話來朗誦及演說原創《西遊記 跟我學》詩歌集的好處有:

  1. 內涵豐富、瑯瑯上口、能快速了解及易於記誦四大名著《西遊記》的情節和內容。
  2. 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和記憶力。
  3. 增強主動學習中國文化的積極性,提高文學素養。
  4. 繼承和發揚優秀中國傳統文化,領略中華文化之美。
  5. 提高寫作能力和創新能力,認識過千個簡體和繁體漢字及其漢語拼音。
  6. 循循善誘、深入淺出、妙趣橫生——學習主人公孫悟空靈活及善於變通的精神。
  7. 培養不畏艱險、堅持理想及任勞任怨的良好個人品質。
  8. 樹立堅強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9. 增強團隊意識和集體主義情感。
  10. 認識三百多英文及外文特別單字及語句,大大提升英文及外文水平。

注(一):

  1. 古代 ==》16世紀明朝中葉(1550),650年前(約)。
  2. 第一部 ==》其後的優秀神魔小說亦有如《封神演義》、《鏡花緣》等。
  3. 古代白話 ==》白話文亦稱語體文,是指以各漢語分支的當(現)代口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有別於文言文(春秋時期至20世紀初的寫作規範)。
  4. 浪漫主義 ==》特點:在反映生活的態度上,強調以小說的形式、加上幻想、想象、離奇、大膽和誇張等的形式和情節,使作品具有強烈的抒情性質和濃重的神話色彩。在西方西方近代文學思潮中,浪漫主義文學始於18世紀末,在19世紀上半葉達到繁榮時期,比中國的發展晚200多年。
  5. 章回體 ==》20章100回。
  6. 長篇 ==》六十餘萬字起(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西遊記》為86萬字)。
  7. 神魔小說 ==》亦稱神怪小說。概念是由清末民初文學家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首次提出。魯迅說:“且歷來(儒釋道)三教之爭,都無解決,互相容受,乃曰‘同源’,所謂義利邪正善惡是非真妄諸端,皆混而又析之,統於二元,雖無專名,謂之神魔,蓋可賅括矣。”後來,在《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中,又進一步指出:“當時的思想,是極模糊的。在小說中所寫的邪正,並非儒和佛,或道和佛,或儒釋道和白蓮教(起源於宋朝),單不過是含糊的彼此之爭,我就總括起來給他們一個名目,叫神魔小說。”

(注二):

  1. 心(孫悟空被封為鬥戰聖佛)——喻無論從事什麽,如果懂得約束自己的內心,最終必可成功。
  2. 身(唐僧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喻要心身合一,才能得到所祈所求。
  3. 情欲(豬八戒被封為凈壇使者)——喻情欲是最難戒掉,它甚至是戒不掉的。
  4. 本性(沙僧被封為金身羅漢)——喻本性就像金一樣的珍貴。
  5. 意志力(白龍馬被封為八部天龍護法)——喻要時刻捍衛自己的意念。

(注三):

  1. 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三國演義》(作者為元末明初羅貫中)、《水滸傳》(作者歷來有爭議。一般認為是元末明初施耐庵所著,而羅貫中則做了整理,至明末清初由金聖歎刪減為七十回本、和《紅樓夢》(作者是清代曹雪芹)。
  2. 中國《四大奇書》:《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和《金瓶梅》(作者為蘭陵笑笑生(筆名)。傳說之一蘭陵笑笑生乃明代文學家王世貞的友人蔡榮名。在古代的四大奇書中,《西遊記》憑其對人類本性與經驗的深刻揭示,超越了一切時空的界限,體現出比其它三大奇書更高層次的文化哲學價值。

聯絡人:洪潤華先生
電話/WhatsApp:(852) 90713182
電郵:contact@momentoflife.net; jonsontech01@gmail.com
微信:francis3182

** 《盤年公益文化事務部》是由眾生(現代)科技有限公司 (Jonson Technology Co. Ltd.)運營。

(完)

備註:點擊這裏可以繼續瀏覽作者洪潤華在本網站内的其他作品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杂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