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古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特别是某关键字,即所谓「诗眼」或「词眼」,往往着一字境界全出,失一字而面目全非。一些重要的色彩词在诗中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宋代诗人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据说这一「绿」字作者一再推敲,曾用过「到」、「入」、「满」、「过」等十余字,最后才选定用「绿」字,自然比「到」、「入」、「满」等字更好。它不仅包含了这些的内容,而且还有这些词所没有的鲜明色彩和形象感。它具体写出了春到江南的情景,一个「绿」字吸引着了读者的感觉,给人带来了丰富的想象,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幅春风拂面,春色满园和春意正浓的画面。细细品味这首绝句,其余三句并不写得特别出色,其所以千古传诵不衰,可以说是一字生辉,这个「绿」字提挈全篇的诗眼。
诗词中的色彩词的运用,主要是为表达感情,深化主题,开拓意境服务,要做到形象鲜明而又和谐,并不是色彩越艳丽缤纷越好,相反,一味地追求浓抹艳装,缕金错彩,反而显得做作和俗气。唐代的唐彦谦「曲江春笔」中有:「杏艳桃娇夺晚霞」一句,其色彩不可谓不丰富,但由于过分堆砌,读起来只觉得红粉斑澜,满目凋绘,诗格不免卑俗,可谓弄巧成拙了。
(完)
备注:点击这里可以继续浏览作者何荣楷在本网站内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