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美文化保永安】—— 孝亲故事

返回:公益文化教育项目【华美文化保永安】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作为中国特有的孝道文化,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础、基因和传统。因此,在第一届《华美杯》比赛活动后,大会同时提供与孝道文化相关的今古故事讲义作为“讲故事”比赛这一部分的指定故事讲义。“孝”字的上半是“老”字的一部分,而下半部分是指“子”字。意思就是孩子背着老者(即父母),也可以解释为做子女的要能感恩父母,并且能顺从他们。「善事父母者」,就是孝。

以下是部份孝亲故事讲稿。

************************************

(I) 高小组(5~6年级)

1. 古典故事:

1.1《孝感县志》——作者:潘树仁教授

时长: 一分钟  (150字)

董永,是东汉人,少年的时候已经丧母,他跟随父亲逃避战祸,迁居湖北省。不久父亲也去世,他只好卖身到富人家裡当奴僕,以便获得安葬费用。有一位少女见他孝心真摰诚敬,为他织造丝绢还债赎身。这件事震动了槐荫市的父老和百姓,他们因此将地名改为「孝感市」。一个人用孝感动了一个城市,留给后世一个榜样,就是孝的力量。

1.2《鹿乳奉亲》——提供方:王川老师

时长: 一分钟  (150字)

郯子,春秋时期人,春秋时期郯国国君。郯子的仁孝之德,历来为海内外称道。郯子的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在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2. 现代故事:

2.1《我爱您们》(改编)——原作者:天水围官立中学邱安儿

时长: 一分钟  (150字)

当我遇到困难时,能放开所有一切来帮助我的人,是父母!当我犯错时,能耐心听我倾诉的人,是父母﹗当我伤心难过哭泣的时候,陪在我身边安慰我的人,是父母!当我取得成功时,能衷心为我庆祝的人,是父母!无时无刻,始终牵挂着我们的人,还是父母!始终一生最难忘,我真心实意地对我的父母说一声:「爸爸妈妈!我爱您们!」

2.2《我的年老祖父》(改编)——原作者:基隆市立仁爱国小学古浩辰

时长: 一分钟  (151字)

祖父的年纪大了,走路都是步履维艰,外出时我会扶着他,帮他按电梯开车门。今后即使推着轮椅我也要陪伴在祖父身边,就像是他的一支「小拐杖」,走遍中国的山山水水。「百善孝为先」,孝不需要用言语来表达,更需要靠实际行动来表现。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句问候,一个拥抱,让我们把满满的爱传达给身边每一位长辈。

************************************

(II)初中组(7~9年级)

1. 古典故事:

1.1《孔子家语˙致思第八》——作者:潘树仁教授

时长: 二分钟  (300字)

仲由,字子路或季路,春秋时代鲁国人,是一位武将,为孔子的贤德学生,被人讚誉为孔门十哲之一。年青时家中贫穷,为了侍奉双亲,他自己吃野菜,替父母在百里之外背着米回家。父母去世后,他到南方的楚国做官,政绩良好而得到升级,随从的车队也有一百辆,家中有食不尽的储粮,锦衣美食丰厚。

他却感叹地说,想着吃野菜的日子,能够替父母背负着米,但是现在没有机会了。双亲的寿岁,很快便消失了,子欲养而亲不待。孔子知道后,说:「子路对父母,可以说在生时,尽了自己的力量去孝顺,去世以后,尽了自己心中的哀思以孝敬。」

孝道是对生命的感恩回馈,父母在生时,儿女令父母安心顺遂,是尽了孝顺的能力。父母不在时,尽了哀思的怀念,便是孝敬。

1.2《亲尝汤药》——提供方:王川老师

时长: 二分钟  (300字)

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则故事。汉文帝刘恒,汉朝第五位皇帝,汉高祖刘邦四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後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刘恒在位二十四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1.3《卖身葬父》——提供方:王川老师

时长: 二分钟  (300字)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人,早年丧母,与父亲董还如相依为命,以种田为生。董永每去田间劳作,则以小车推着父亲,放到树荫下,并备有水罐,为父解渴,过着父子相依为命的生活。

帝中平年间,山东青州黄巾起义,渤海骚动,董永随父亲为避乱迁徙至汝南,后又流寓安陆。董永的父亲病亡,无力埋葬,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董永扶亡父灵柩回乡,葬于城北。在返回富家偿债途中,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富家主人要求织出三百匹细绢才可以抵债。女子遂以一个月的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2. 现代故事:

2.1《陪伴》(改编)——原作者:香港大学附属学院李馨

时长: 二分钟  (302字)

以前,是父母对我不离不弃,从今往后,是我与他们长相厮守。尽孝,就是调换身份,转换思考方式,向父母行孝道,回报他们以往的恩情。很多人片面地以为丰厚的物质生活与空泛的口头承诺是孝,我只认同「尽孝的前提是陪伴」这一说法。陪伴,是为了守护他们心中摇摇欲坠的安全感、为了让他们知道他们不是我的负累包袱、为了挽回他们内心埋藏已久的不安。所谓的陪伴不是陌生人围着他们转个不停,也不需要刻意地铺张,只要你确确实实坐在他们旁边,牵着手,共享天伦之乐,哪怕是一小会儿,他们也心满意足。

一些平凡的小举动,在你眼中,可能微不足道,可是在父母眼中,它们就如同稀有珍宝,可遇不可求。一个旅行、一次家庭聚会、一天家庭日,都包含着孝义。

2.2《孝顺的珍珍》(改编)——原作者:宜兰县立冬山国中林宜霈

时长: 二分钟  (317字)

切除完肿瘤的珍妈,手术成功,全家人心情忧喜掺杂。珍珍负责家务,初中生的她,想到养育之恩,一场大病的省思,唤起及时行孝的意念,假日打工,看来是可行的。虽然未达法定打工年龄,为了完成父母出国度蜜月的愿望,她冒险开始筹集旅费。

珍珍的青春日子很充实,积极不怨尤。她偷偷打工这事无法瞒过珍妈。避免违法,珍珍不再打工;贴心照顾令珍妈很快可以继续上班。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亲只有一个,是我们生命的来源。他们会生病、会老死,所以行孝要及时,不要以为时间还有很多,最后错过了机会才来后悔。孝行有大有小,不是做大事才称得上孝顺,一句亲切的问候,也是一种孝心。一段美好的旅行陪伴他们,好好珍惜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来个拥抱,温暖彼此的心。

************************************

(III)高中组(高一~高三)

1. 古典故事:

1.1《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作者:潘树仁教授

时长: 二分半钟  (398字)

曾参,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现今山东省嘉祥县)人,以孝著名的孔子学生,被尊称为「曾子」及「宗圣」。他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将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归纳为「忠恕」,相传他参与着述《大学》、《孝经》等经典。

传说曾参子锄地除草,无意切断了瓜藤的根,令他的父亲很生气。父亲拿了一根粗大的木棒用力打曾参的背部。曾参仆倒在地上,不省人事。过了一段时间曾参才甦醒。他醒后向父亲道歉。然后他回到房裡弹琴唱歌,心里希望父亲不要担忧他的身体受伤。

孔子知道这件事情后,有点生气了,对曾参说:「受到父亲的苛刻对待时,若父亲用小棍打你,应站立等待惩罚,如果拿起大棒,便要逃走,避免父亲伤人不慈的过错,自己也没有不孝的恶名。你如果死了,便陷父亲于不义了。」昧于事理的孝行是「愚孝」,可能会陷父亲于不义。曾参顿悟并向孔子认罪。

因此,体谅父母的合理要求,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避免两代的隔膜及无谓的争论,才是真正的孝顺。

1.2《戏彩娱亲》——提供方:王川老师

时长: 二分半钟 (399字)

故事的出处是《艺文类聚 · 孝引列女传》。相传春秋晚期有一位著名思想家名叫老莱子,他是“道家”创始人之一。由于老莱子不愿“受人官禄、为人所制”,于是隐居山林,自耕于蒙山南麓。

老莱子非常孝顺父母,对父母和颜悦色,体贴入微,尽拣美味供奉双亲。为了让父母过得快乐,老莱特地养了几只美丽善叫的鸟让父母玩耍。他自己也经常引逗鸟儿,让鸟儿发出动听的叫声。父亲听了很高兴,总是笑着说:“这鸟声真动听!”老莱子见父母脸上有笑容,心里非常高兴。其实那时的老莱子也年过七十了。一次,父母看着儿子的花白头发,叹气说:“连儿子都这么老了,我们在世的日子也不长了。”老莱子害怕父母担忧,想着法子让父母高兴。他专门做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走路时也装着跳舞的样子,父母看了乐呵呵的。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作婴儿状,逗得二老大笑。

戏彩娱亲这个成语形容子女想尽办法让年事已高的父母心情舒畅。

1.3《刻木事亲》——提供方:王川老师

时长: 二分半钟 (408字)

此乃《二十四孝》中的第十二则故事。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人,寓居湖北宜城。丁兰年幼父去世,母因此忧伤成疾,不久病亡。丁兰父母俱亡,伶仃孤苦,幸赖族人抚养,才逐渐长大成人。

成人后,丁兰念父母恩深无以为报,终日思亲,一刻难忘,便请来木工,刻父母之像奉之案间,虔诚供奉,饮食必荐,出入必面,事死如生,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丁兰的妻子遵循丈夫的叮咛和教诲,在祭祀父母时倒还恭谨,事久了,便当成儿戏一般。听人说:凡属草木之灵,享受人间香火既久,则精气俱全,以针刺之,当能有血。丁兰的妻子于是带着好奇心,趁丁兰外出,竟用针刺父母的木像。不料,木像被刺处竟流出血来,与生人无异。一时惊惧不已,不敢复刺。丁兰外出归来,到像前禀告,木像见了丁兰,忽然眼中流泪不止,面呈痛苦之状。丁兰大骇,乃问其妻,其妻不肯实言,丁兰再三盘问,方知事情真相,丁兰十分愤怒,痛责其妻,并把其妻逐出门去。

诗赞:刻木为父母,形容在日身。寄言诸子女,及早孝双亲。

2. 现代故事:

2.1 《全面的保护》(改编)——原作者:黄达锵

时长: 二分半钟  (373字)

意外后,爸妈安慰我说:「保护孩子是每位父母的天职。」当我和妈妈乘搭升降机时,妈妈习惯站左前方,我总站在她背后,形成母子间的默契。三十年来,妈妈默默站在升降机左前方,希望在意外发生时能够迅速地按钮,避免下坠。妈妈保护孩子,默默付出却不动声色。我总会站在妈妈的背后,她以为我因升降机意外变得胆小,常常开玩笑说:「你是男子汉,不要躲在妈妈身后!」从稚嫩的小孩变成高大魁梧的大汉,长年累月的行为变成恆常的习惯。我站在背后看着妈妈,她乌黑亮丽的秀髮悄然变白,佝偻的身形显得更见憔悴瘦弱。乘升降机时,我的右手总是悄然放在妈妈的身后,身体距离妈妈三步距离,习惯形成保护模式。将来如果有意外发生,妈妈可以躲在健硕身躯之下,得到全面的保护。

孩子在十数年的成长阶段得到父母保护,余下的数十年,付出的不应该单方向,而是互相扶持,原因不是回馈,更不是责任,而是单纯的爱。

2.2《告别祖父》(改编)——原作者:国立新港艺术高级中学侯芷芸

时长: 二分半钟  (371字)

「将军啦,哈哈哈哈」祖父露出骄傲的眼神,展现出他的高超棋艺,不到一小时,就把我的「将军」收归他的麾下。他习惯每次刚得手的棋子,总爱握在手中,直到放不下,才肯鬆手放到旁边去,每次换局放棋时,棋子上还留下他手掌的温度。

我犹豫了很久,还是鼓起勇气去证明,于是我伸手紧握祖父的手,我想感受他温暖的热度,没想到…… 是冷的!祖父真的离开我了……

告别礼结束,我想再到之前和祖父一起去的地方,回忆一起坐在长椅上的感觉,但始终没有那个勇气,直到过了好久,我才又回去。但,这次是独自一人坐在长椅上看夕阳……夕阳依旧很美!令人百看不厌,而土地神也还在守护着这片土地,那我身旁的人呢?我拿出祖父的照片,他手上抱着的那个孩子,就是我,看着看着,眼泪就不自觉地流了下来,只剩下……一个人独自离去,看看我的手啊!没有那种温度?从前那幅浪漫的画面,现在却只留下无限愁思罢了。

************************************

(完)

返回:公益文化教育项目【华美文化保永安】